“夾心層”的住房夢該如何實現?
2013-08-21   作者:伊巍  來源:
分享到:
【字號
  對於80後的我們,逝去的,不只是青春,還有買房機會;無處安放的,也不是青春,還有住房夢。80後步入成年後,“啃老”一詞逐漸流行起來。而“啃老”的大頭兒,就是房子。
  第一批80後大學畢業時,房價收入比遠沒有今天“凶險”。在傳統的住房觀念下,許多人掏空了父母半輩子的積蓄,購買了自己的住房。這些人,在現在看來,算是先知先覺的一批人了。那些自己收入不高,又沒有“老”可以“啃”的人,只能被動的選擇“望樓興嘆”。
  十年來,房地産調控一輪輪進行。從政策層面來看,始終保持力保剛性需求的方向,同時擴大政策性住房保障範圍,可是,“夾心層”處在政策的真空層。從實際效果來看,房價一年年攀漲的事實無法回避,“夾心層”的範圍逐漸擴大。
  張愛玲曾説“出名要趁早”,從現在來看,或許“買房也要趁早”。
  北京城區的房價越來越高,與此同時,“環首都經濟圈”也在形成,兩者的化學反應,讓周邊地區的房地産市場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面對丈母娘買房才能結婚的要求,同事小波和女友湊了兩家老人的錢,選擇了位於燕郊的一套兩居室。
  與同事小波的情況相似,筆者錯過了多次買房機會後,最終將落腳點選在了香河。
  2009年,筆者剛走出大學校門,京北昌平區天通苑的頂層複式每平方米單價不足9000元。隨着2010年房地産調控的到來,多數人對房價的預期開始轉向,觀望成為很長一段時間的心態;等到驚醒時才發現,父母半輩子的積蓄,已經難以支付50平方米小戶型的首付。
  在傳統的觀念裏,房子終究還是要買的。終於在今年5月份,筆者和母親經歷了一場買房大戰:穿過彪形大漢設置的“人墻”,衝向選號區,在被告知“別問價格了,先選房子吧,一會兒沒有了”之後,匆忙選擇了一套事先看好的戶型,但預期中的樓層早已沒有。
  “我去年10月份買的時候才19500元/平方米,現在都25000元/平方米了。”中午吃飯聊天時,同事張洋向我們傳遞了最新的房價訊息。
  “趕緊買,還是得漲!”同事張洋邊夾菜邊勸我們這些沒買房子的人。於是,最近也在為房子而發愁的同事劉麗給我們講了一下這些年來她錯失的買房機會。
  2006年,南三環附近的一處公寓開盤,當時銷售均價為4000元/平方米。幾番思量後,劉麗沒有選擇這處公寓,而今30000元/平方米的價格,讓她後悔不已。
  隨着父母年紀的增長,劉麗考慮在自己家附近給父母購置一套小戶型住房。2011年,天通苑某住宅開盤,13000元/平方米的均價,讓劉麗心動不已,可是,正式開盤後,她依舊沒有出手。從去年底開始,劉麗開始考慮北七家、小湯山附近的房子,甚至還去“考察”了有80多棟樓的小産權小區。前幾天,在將某處房子從18000元/平方米看到25000元/平方米後,她告訴我們:“我決定去看燕郊的房子了,那距離國貿也還挺近的。”
  “我們去看南口的房子吧!”半年前,同事阿明跟我説這話時,我一臉茫然地問她“南口在哪?”隨後在地圖上測算了一下與單位的距離,超過40公里的路程,讓我望而卻步。幾番商量下,二人決定先去學車。如今,駕駛證已經到手,但是,房子還沒有去看。
  前幾天,阿明再次提起去南口看房子的事情,我們約好下個星期一起去看。當時,我笑着跟她説:房子吧,有資格買,但是沒有錢;車子吧,有錢買,但是搖不上號。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糾結的樓市 難圓的住房夢 2013-05-11
六項措施能助低收入家庭圓住房夢嗎? 2007-09-19
1000萬家庭將圓住房夢 2007-08-31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