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超高債務的風險
2013-08-21   作者:張舒英  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
【字號
  近日,日本國債總額首次突破1000萬億日元大關。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發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日本一般政府債務餘額對國內生産總值之比高達214.3%,遠高於希臘和意大利,位居世界各國之首。而安倍晉三齣任首相以來,新確定的國債發行量超過53萬億日元,相當於日本2012年名義國內生産總值的11.2%。
  本已重債在身的日本政府如此大手筆發行新債,不免引起國際社會憂慮。歐債危機硝煙未盡,日本會否引發新一輪債務危機?
  20世紀80年代,日本曾歷時10年搞“財政重建”,終於在1991年停發赤字國債,將財政赤字對國內生産總值之比降至2.9%、政府債務餘額對國內生産總值之比降至59.3%。然而,20年時間裏,日本政府長短債務總額對國內生産總值之比超過200%。
  發生這一巨變的原因主要有三個。其一,泡沫經濟崩潰後的持續低迷,導致稅收大幅萎縮。2010和2012年度,國稅預算收入分別比1991年度減少了39.5%和31.5%;其二,泡沫經濟崩潰後,為了促進經濟復蘇,日本政府頻繁推出大規模財政刺激措施,增發國債,擴大公共支出;其三,人口老齡化帶來社保支出剛性增長。近年來,日本社保支出以每年1萬億日元的速度增加,佔經常性財政支出的近1/3。
  不斷累積的政府債務成為日本財政的沉重負擔。2013年度,國債還本付息佔經常性財政支出的近1/4,財政的決策能力嚴重弱化。同時,鉅額國債也抑制着國民消費。若將長短政府債務分攤到國民頭上,日本人均負債餘額約854.5萬日元。負債如此沉重,而收入卻不見增長,日本國民怎敢放手消費?此外,安倍放言要在兩年內將物價漲幅推至2%。若果真如此,即使國債保持0.1個百分點的正利率,國債利息負擔也將比政策調整前增加2.7倍以上,這有可能使極度衰弱的日本財政重蹈意大利覆轍。
  另一方面,通脹率上升也意味着日元和日本國債貶值。為規避和降低損失,個人金融資産出現了向日元以外資産分散的傾向,有能力的大型金融機構也開始調整資産構成,減持日本國債。日本國債依存的基礎出現裂痕。而且,日本國債的主要持有方是各類金融機構,一旦國債大幅貶值,日本的金融機構將損失慘重。為維持自身生存,這些機構勢必收縮信貸和海外資産。這一幕曾在上次亞洲金融危機期間上演。由此足見,日本超高債務對亞洲經濟而言也是一大風險因素。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地方債務危機也可以變成大好事 2013-08-21
限購令松了 溫州債務解套了 2013-08-20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近期發生債務危機的可能性不大 2013-08-16
地方債務不是官員的債務 2013-08-15
債務通縮加大經濟下行壓力 2013-08-15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