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信息消費需避免過度“引導”
2013-08-16   作者:王瑩(財經評論人)  來源:新京報
分享到:
【字號
  8月14日,國務院發布關於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意見提出,到2015年,信息消費規模超過3.2萬億元,年均增長20%以上,帶動相關行業新增産出超過1.2萬億元。
  據世界銀行統計,我國人均信息和通訊技術支出遠遠低於發達國家。2007年美國、日本人均信息和通訊技術支出分別為3417.38美元、2455.47美元,我國僅為192.69美元。這説明國內信息消費提升空間巨大。
  從宏觀看,信息消費也具有明顯的支柱産業特徵。其潛在發展規模之龐大、産業鏈條之長、市場投資環境之相對健康、盈利模式之明朗化、技術成熟度及改進空間之平衡性、國際産業競爭地位之重要,也都非其他産業可比。
  更值得注意的是,“基礎薄弱、缺乏原創、質量差、以量取勝、山寨化”等,這是以往業界對中國工業技術研發的基本印象。不過,信息産業很可能成為例外。近期中國圍繞信息消費所展開的一系列政策動向,或許將推動全球第二次互聯網革命,並帶動中國工業實現“逆襲”。
  從戰略角度上來説,移動互聯網是中國追趕世界先進國家的重要機遇所在:2G時代,中國可能落後歐美20年;互聯網時代,我們可能落後歐美5到10年;到了移動互聯網,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一的用戶大國,有機會去和世界的信息超級大國同&競爭。儘管當前龐大的信息消費細分領域涉及的技術和營銷模式,基本仍然是歐美“舶來品”,但其被移植到中國,經過全球最大消費群體的大浪淘沙和“本土化”改造之後,實際上已有了很強的原創意味,甚至掉過頭來殺回了歐美。
  比如,騰訊在今年一季度成立“微信美國辦公室”,負責美國微信用戶的發展和研究;百度在亞太區的搜索應用已逼近GOOGLE;華為早就成為全球4G設備生産及應用解決方案的老大;手機安卓系統的開放性、蘋果的App Store等,也為中國手機APP開發創業者參與國際競爭提供了良機。
  雖然移動互聯網技術已相當成熟,但局部創新的空間仍然非常大,尤其是基於3G和4G的硬體基礎設施建設正高速推進,而軟體平台方面,基於幾大智能手機平台的應用研發每個月都在以幾何倍數增長。這都為滿足信息消費的爆炸式增長,提供了強大基礎。
  基於信息消費方面的技術創新,早已擺脫了燒錢模式,而是具有了強大的潛在盈利可能,這就為信息産業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奠定了堅實基礎。但需要注意的是,一個産業的發展壯大,必須借助於市場的力量,由市場自發進行選擇,而不是政府部門的設計與扶持。過去也曾多次出現政府不知不覺中成為了推動産業發展的決定因素和決定力量,忽視了市場,最終都付出了慘痛代價。在當前最具生機的信息消費領域,同樣需要避免政府的過度“引導”、甚至直接介入具體的行業判斷,避免重演光伏産業一哄而上、終至産能過剩的悲劇。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加快信息消費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2013-08-16
力促信息消費需處理好五種關係 2013-08-16
國家基本確定信息消費支柱産業地位 2013-08-15
信息消費成提振經濟增長新動力 2013-08-15
國務院新政力促信息消費 2013-08-15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