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接入服務商有沒有信息披露義務
2013-08-14   作者:李穎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案例】
  浙江甲公司獲得某電視劇著作權人韓國S公司的許可,享有在中國大陸地區的信息網絡傳播權。甲公司發現A網站提供了該電視劇的在線點播服務,通過技術手段鎖定涉案網站提供涉案電視劇的服務器IP地址,並查明該號段屬於某電信公司分公司乙公司管控。甲公司向乙公司發出律師函,乙公司拒絕提供該IP地址實際使用人的信息。甲公司訴至法院,要求乙公司立即斷開涉案網站提供涉案電視劇的服務器連接,停止幫助侵權行為;賠償經濟損失2萬元。
  被告乙公司辯稱,侵權人應為涉案網站的經營者或管理者,而非乙公司。乙公司收到律師函後,涉案網站一直無法打開。乙公司通過ping命令查到涉案網站IP地址為74.82.63.102,該地址不屬於乙公司管轄範圍,故乙公司無斷開義務。原告甲公司發出的律師函並未附隨著作權權屬證明,僅為S公司的授權書,未提供S公司對涉案影片的著作權證明和原告對涉案影片依法享有播映權和著作權的權屬證明。請求法院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分析】
  法院經審理認為,本案中,乙公司提供的是網絡接入服務,而非網絡內容服務。而對於網絡接入服務提供商在何種情況下應履行對IP實際使用者的信息披露義務、履行信息披露義務的形式,以及如無正當理由未履行該義務是否承擔侵權責任等問題,法律法規並未做出明確的規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第13條、第25條雖對披露涉嫌侵權的用戶信息作出了規定,但並未將著作權人作為權利主體,也難以認為其中規定的網絡服務提供商包括網絡接入服務提供商。《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36條對權利人是否可以要求網絡接入服務提供商披露侵權IP地址的實際使用人信息也沒有做出明確規定。在P2P技術廣泛適用的今天,著作權人很難要求P2P軟體的開發者承擔侵權責任,一般只能通過追究提供上傳資源的用戶承擔直接侵權責任,來保護自己的權利。
  著作權人若要起訴相關用戶,網絡接入服務提供商應負有對該IP地址用戶信息的披露義務和協助調查義務。但出於防止權利濫用、避免過度增加網絡接入服務提供商負擔以及保護用戶隱私信息等考慮,這種披露義務的履行並非網絡接入服務提供商依據權利人的通知而直接向其披露,而應通過權利人提起訴訟要求網絡接入服務提供商披露,由法院下達披露命令的方式解決,或者由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為查處侵犯信息網絡傳播權的行為,要求網絡服務提供商提供涉嫌侵權的服務對象的相關信息。
  本案中,乙公司雖未按照甲公司的通知要求在訴前向其披露相關IP地址的實際使用者信息,但庭審中其依據法院的要求提供了該IP地址的實際使用者,應認為已以合理方式履行了信息披露義務。故法院判決駁回了原告甲公司的全部訴訟請求。
  網絡服務提供商在面對權利人的侵權投訴時,如何妥當履行對涉嫌侵權用戶個人信息的披露義務,是近年來網絡服務提供商和權利人非常關心的問題。隨着2012年12月28日《關於加強網絡信息保護的決定》的通過,該問題更為引人關注。
  從法律解釋角度分析,我國現行有關網絡服務商披露義務的規定僅限於網絡內容服務商,並不包括網絡接入服務提供商。考慮目前技術發展的實際,認定網絡接入服務商負有信息披露義務更為合理。故負有信息披露義務的網絡服務商應包括網絡內容服務商和網絡接入服務商兩類。
  但是,網絡服務商負有保護用戶隱私和個人數據信息的義務,非具法定情形或經用戶同意而擅自披露用戶信息,既是違約行為,也是侵權行為。個人信息保護不週,既不符合充分保障個人權益的法治要求,也成為阻礙電子商務發展的巨大障礙。同時,任何權利都有濫用的可能,權利人要求披露權利的行使也不例外。為避免權利的濫用,使得網絡用戶不必過於擔心自己的網絡面紗被隨意掀開而危及言論自由和匿名言論的價值,同時不致給網絡服務商造成過重的經濟負擔,我國立法和司法應為權利人行使披露權利設定書面披露通知以及實質條件的較高門檻。如權利人未發出書面披露通知,或者披露通知未附有權利證明及能夠證明存在侵權事實的必要證據和保證陳述為實的承諾等,網絡服務商有合理理由拒絕披露,不承擔侵權責任。
  本案例表明,我國司法界傾向於認為P2P技術背景下網絡接入服務商負有信息披露義務,同時法院對履行披露義務的程序和條件採取了較為嚴格的立場。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案例分析]後來的“孔夫子”贏不了在先的“孔夫子” 2013-07-17
世界著名藝術品盜竊犯罪案例分析 2013-07-16
[案例分析]假資格購房不成還得承擔賠償責任 2013-07-16
[案例分析]一場為分房假離婚引發的遺産風波 2013-07-03
[案例分析]不可對員工濫用競業限制條款 2013-05-21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