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化解産能過剩的根本
2013-08-09   作者:馬志剛  來源:經濟日報
分享到:
【字號
  今年以來,産能過剩問題令很多地方“頭痛”。最近,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也坦言,化解産能過剩形勢嚴峻。在當前市場偏緊情況下,如何準確把握此輪産能過剩形勢,洞悉背後的深層原因,從根子上化解産能過剩這一“惡疾”,為下半年乃至今後經濟健康發展掃清障礙,是亟須解決的緊迫現實課題。
  産能過剩是眼下我國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來自有關部門的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氧化鋁産能利用率為72.5%,電解鋁産能利用率為78%,鋁行業過剩明顯;水泥總産能31億噸,總産量22.1億噸,産能過剩約9億噸,水泥行業仍在建、擬建新型幹法水泥生産線約有220條,若全部建成投産,總産能將達35.5億噸。更為嚴重的是,不僅電解鋁、鋼鐵、水泥等傳統産業過剩,部分新興産業也出現了過剩,個別行業甚至出現了絕對量和長期性的過剩。中國社會科學院的一項研究表明,當前光伏組件産能近40GW,實際産量21GW,産能嚴重過剩,很多中小企業處於停工半停工狀態。權威部門測算,2013年二季度末所有工業行業産能利用率只有78.6%。這也就意味着,21.4%的産能是閒着的。
  産能過剩危害不可小覷。今年相當多企業盈利狀況不理想、財政收入下降、金融風險積累等,可以説都與産能過剩密切相關。産能過剩對企業經營的壓力,還會引發投資意願下降,並由此引起信貸收緊等一系列連鎖反應。一些人擔心,這種情況如果任其發展,很可能形成惡性循環,將中國帶入“鐵銹時代”。“鐵銹時代”是對部分發達國家上世紀70年代産能過剩導致廠房閒置、設備銹跡斑斑的一種形象描述。
  堅定不移化解産能過剩,需要統籌考慮就業、銀行資産、社會穩定等多重影響,分行業消化、轉移、整合一部分産能,下決心淘汰一批産能,但從長遠看,還應在造成這一問題的背後找原因、覓轉機。分析起來,這次産能過剩除了國內外需求萎縮、短期內難以消化龐大産能等原因外,從根子上説還與政府職能錯位引發重復投資有關。長期以來,一些地方政府習慣於通過土地、稅收優惠來吸引投資,用政策代替正常的市場配置,導致盲目投資、重復投資大量涌現,各地産業高度同質化嚴重。據統計,各地“十二五”規劃中就有16個省區市把鋼鐵作為重點發展産業、20個省區市把汽車作為重點發展産業。而一旦遇到産能利用率下降、競爭加劇,這些地方又囿於眼前和局部利益,通過繼續擴大産能來保護無效産能。
  由此可見,化解産能過剩,根本的是要使市場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凡是市場和企業能決定的都要交給市場和企業。各地要抓住化解産能過剩的這個根本,轉變化解過剩産能的思路,努力劃清政府與市場的界限。要用“負面清單”的思想方法,告訴企業不能做什麼,至於能做什麼、該做什麼,由企業根據市場供求關係變化作出判斷。企業出資,企業決策,適不適合市場、虧不虧,企業最敏感、最清楚。各地政府部門的工作重點也須隨之轉變,要從過去衝到第一線招商引資、擴大投資,轉到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環境、制定標準、保護環境、支持創新等上來。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五評化解産能過剩 2013-08-09
央視財經評論文字稿-五評化解産能過剩 2013-08-09
四評化解産能過剩 2013-08-08
央視財經評論文字稿-四評化解産能過剩 2013-08-08
二評化解産能過剩 2013-08-06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