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金並軌不能總在“嘴上”
2013-08-08   作者:劉白  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
【字號
  新華社最近的追蹤報道顯示,在事業單位養老金並軌改革方面,晉、滬、浙、渝四省市均無實質性進展,也不願向媒體通報改革成果;廣東省雖然破冰,但是處在進退維谷的狀態。
  2008年2月,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並原則通過了《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試點方案》,確定山西、上海、浙江、廣東、重慶5省市先期開展試點,與事業單位分類改革配套推進。但是5年過去了,進展並不樂觀。
  在試點地之一的廣東,事業單位幹部職工與普通企業職工一樣,按月繳納養老保險費,但退休時,其養老金一部分由社保基金支付,另一部分仍按原有資金渠道解決,或財政撥款,或單位自支,總之待遇基本與改革前持平。這鍋養老並軌的“夾生飯”,其實顯示了目前社會改革的一個悖論:不繞過既得利益者,改革無法破冰;繞過既得利益者,改革的意義又何在?
  從養老金並軌一事就可看出什麼是“此一時、彼一時”。改革開放之初,先行先試者雖有政治和意識形態壓力,面對的卻是巨大且明顯、普惠社會全體階層的改革利益,特區自發的改革衝動幾乎是不可抑制的。而今天的改革,很多都是存量改革,觸動的是比“靈魂”還難撼動的“利益”。好處是宏觀且抽象的,損失是拳拳到肉的,任何地方都會下意識地趨利避害,市場理念相對成熟的廣東也難例外。
  試點省份對並軌難推行的解釋很清楚地説明了這個問題,即實施層面推進的阻力和矛盾很大,原因是牽扯的利益糾葛太多,系統之間的人會相互比較,比如事業單位與機關單位。與中央希望開展地方探索的政策初衷相反,試點地方認為這項改革需要頂層設計,自上而下推進。公務員養老體制不並軌,事業單位並軌;大部分省市不並軌,幾個省市並軌,使得試點改革不僅面臨着利益壁壘,也面臨着公正性的質疑。
  “地方探索”與“頂層設計”良性互動,是中國改革的基本經驗之一,無論是地方試點還是社會改革特區思路,其合理性都基於此。但現在看來,如果沒有徹底打破利益樊籬的態度和行動,這種良性互動就容易被異化成彼此牽制,包括養老金並軌制在內的單向改革,就可能一直懸擱於在“嘴上”的狀態。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養老金並軌還要等多久 2013-08-06
地方養老金投資運作廣東趟出了新路子 2013-07-30
研究養老金保值增值問題 2013-07-26
人社部將深入研究養老金保值增值問題 2013-07-26
底特律退休人員擔心養老金被削減 2013-07-23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