説房價低城市丟人是故意找拍磚
2013-08-08   作者:陳志龍  來源:國際金融報
分享到:
【字號
  高溫酷暑之下,著名學府清華大學被一個“客座教授”燒了一把火。一個叫曾憲斌的房地産策劃人,以清華大學客座教授的名頭,在鄭州放言稱“評價一個城市好不好,主要看房價高不高。房價越高城市越好越吸引人,房價越低城市越不吸引人越丟人。中國整個房價是被嚴重低估的。”此言一出立即引起炮轟,連清華大學也坐不住了,發表聲明稱在職教授和客座教授中均查無此人。
  房地産調控處也在混沌的十字路口,也是各種“新思想”、“好聲音”層出不窮的時候。什麼“遏制經濟下行,要靠房地産上行”的“新思想”就流傳甚廣,開發商、學者、官員各種場合為此廣為布道,散佈“只有房地産才能救經濟”,因為它帶動性強,幾十個行業都要唯其馬首是瞻。有論者以為“房地産還是朝陽行業,至少會持續到2030年左右”。這種中國房地産市場獨特的“好聲音”讓許多人雀躍不已,於是房地産再融資開閘,“日光盤”、“夜光盤”再現,土地市場再度井噴,地王“飛天”的盛況再現。
  中國房地産的流金歲月太久了,在這個史無前例的長周期裏,所有人都根據歷史的經驗值,相信“美好時光”會“相伴到永遠”。利益相關方都樂見“好故事”,喜歡聽市場只跌不漲的“好聲音”。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玨近日對記者稱,中國從來沒有提出把房價調下去,一直提房地産市場穩定、房價保持穩定增長,還有“增長”兩字呢!
  房地産調控十年,43道金牌,結果卻以十倍漲幅示人,這不啻是一個笑談。房地産調控效果不彰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複雜的利益博弈。利益集團的代言人通過操控話語體系,以共同利益的公共媒體做擴音器、大喇叭,來干擾決策,摻砂子、搗糨糊。從早年“房奴活該論”、“富人優先論”、“窮人富人分區論”,他們説“房價下來,總理比總經理還着急”,鼓吹一線城市房價還要漲,“北京上海房價要漲到80萬一平方米”,直至眼下的“丟人論”,無花八門,不一而足,其根本要義是鼓吹“房地産是國家財富的大倉庫”,“房地産是永遠的朝陽行業”。
  而在輿論一律的鼓噪聲中,地方囿於自身利益考量,往往投鼠忌器,首鼠兩端,王顧左右,底限頻失,致使調控一再淪為“空調”。
  次貸危機以後,奧巴馬發誓“必須堅決地對華爾街進行徹底的改革”,美國國會通過了自“大蕭條”結束以來最嚴厲的金融監管法案《多德-弗蘭克法案》,在法案正式簽署生效前,奧巴馬對華爾街的銀行家們進行了一次集體談話,他説“……一個自由的市場並不是一個讓人為所欲為的自由執照。一些華爾街人忘記了他們用來交易或者作為杠桿的每一美元都是那些普通家庭用來購買住房、支付學費、儲蓄養老的資金。華爾街發生的一切影響到了整個國家、整個經濟……當然,我肯定,一些説客是代表金融業的利益,因為有人花錢請他們做這些事……”
  歷史上,與華爾街金融大佬“過招”的總統似乎都會犯華蓋運,但奧巴馬毫不畏懼,並直指其既得利益集團和他們的代言人的百般阻撓是對公眾利益的極大損害。奧巴馬的一席話,也是當下中國複雜博弈狀態下的房地産市場的縮影。這一輪地産新政以來,調控與反調控的博弈呈現白熱化,既得利益集團既可赤膊上陣,又通過所謂的專家、學者、客座教授的無厘頭歪理邪説,挑動市場各方的敏感神經,散佈“誤傷經濟論”、“政策轉向論”。一些所謂專家學者無底限無節操的胡論瞎侃“壯諸葛之智而近乎妖”,為人所不恥。而一些媒體跟着趟渾水,“誤讀”不息,噪音不斷,而究其根源,借用奧巴馬的一句話,是因為“有人花錢請他們這樣做”。
  就此而言,丟人不是房價低的城市,而是為搏出位、吸引眼球的偽專家,他們才真丟人。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許昌"平民地産"房價比同類房價低35% 2012-06-29
海南房價低至七折 促銷政策折射什麼 2011-01-07
調控最高境界 房價低於物價漲幅 2010-06-04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