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壟斷給整個乳業“洗洗澡”
2013-08-08   作者:魏英傑  來源:京華時報
分享到:
【字號
  國家發改委7日宣布,合生元等6家乳粉企業因違反反壟斷法,限制競爭行為共被罰約6.7億元,成為我國反壟斷史上開出的最大罰單。
  由於名列處罰名單的均為洋奶粉企業,這張大罰單別具意味。也用不着遮掩,這次反壟斷調查,主要就是針對中高端洋奶粉而去。近年來,由於國産奶粉品牌普遍不受消費者信任,洋奶粉銷量一路走高,價格也隨之飆升,被稱作“全球最貴洋奶粉”。這次處罰客觀上對洋奶粉有震懾作用,也有利於減輕消費者負擔。
  自反壟斷調查一開始,部分洋奶粉就開始主動調整降低價格。截至目前,被調查的企業都已紛紛宣布下調有關奶粉價格,降價幅度在3%至20%不等。但要説此舉能否保護國産奶粉品牌,進而重振國産奶粉品牌的市場,那還得打一個問號。
  首先要看這能否改變消費者心理。洋奶粉貴,這是事實。但消費者購買洋奶粉,衝的是質量過關。哪怕是國産奶粉是從國外進口原料生産,許多消費者也寧願舍本土而選洋貨。要求更為苛刻的消費者,還會對洋品牌的進口奶源(國內灌裝)與原裝進口兩種情況進行區分,選擇價格更高的後者。這種消費心理很難改變。
  再者要看洋奶粉降價的市場效果。可以説,洋奶粉降價後,不僅不會危及自身市場,還可能對國産中高端奶粉形成衝擊。奶粉市場有低、中、高端,當洋奶粉價格接近國産中高端奶粉,誰更具有競爭性,不言而喻。降價後,洋奶粉鐵桿粉絲的購買力隨之提高,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原來因價格因素而選擇國産品牌的消費者,這下也具備了購買洋奶粉的能力。因此,原先以高價獲取暴利的洋奶粉,雖然利潤有所下降,銷售量卻可能因此提高。“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第三,國産品牌是否扶得起來,關鍵還看自己。經過三聚氰胺風波,國産奶企一蹶不振,特別是在嬰幼兒奶粉領域,始終處於劣勢。這固然有洋奶粉乘虛而入的原因,但最主要因素是國産奶企一直未能根本扭轉負面形象,打鐵還需自身硬。這既不能怪罪洋品牌,更不能怪消費者挑剔。説到底,消費者只認質量和信譽。
  當然,這張罰單對國産奶企也不是全無用處。懲罰獲取暴利的洋奶粉,等於幫國産奶粉改變道德形象。但就總體而論,這次反壟斷調查應讓包括國産品牌在內的奶粉企業産生危機感。無論什麼産品,在質量和定價上都應考慮消費者利益,既不能以次充好,也不能隨意漲價。消費者是企業的投票者,也是市場的最高裁判,一旦失去消費者,最終什麼都是空的。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發改委對6家奶企開出約6.7億反壟斷罰單 2013-08-07
反壟斷開出史上最大罰單 六家奶企被罰約6.7億 2013-08-07
發改委反壟斷局局長:將進一步加大反價格壟斷工作力度 2013-08-05
發改委:反壟斷法反對經營者濫用市場支配地位 2013-08-04
上海黃金飾品業協會承認遭反壟斷調查 2013-07-19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