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奶粉的神話不會自動破滅
2013-08-07   作者:熊志  來源:長江商報
分享到:
【字號
  新西蘭恒天然公司的毒菌乳粉影響繼續蔓延。恒天然集團首席執行官西奧?史畢根斯前日在北京召開發布會,對此進行解釋並道歉。他説,娃哈哈、可口可樂的産品可以確保安全,其他的問題産品將在未來48小時內召回。國家質檢總局則&&,對恒天然集團濃縮乳清蛋白粉和奶粉基粉無限期叫停,直至事件影響確認或問題解決。
  恒天然作為奶粉原料的供應巨頭,可謂名聲赫赫。數據顯示,中國有七成的進口奶粉來源於恒天然,恒天然出現肉毒桿菌污染問題,對奶粉業的震動不小。正因如此,除了恒天然道歉並宣布召回外,新西蘭總理更是痛斥遲報事故,並表態不排除親自前往中國解釋污染奶粉事件,而國家質檢總局則實行相關奶粉無限期叫停。各方在應對上的高規格,顯示出此次問題奶事件的嚴重性。
  道歉當然不能抹殺問題。在拖延報告時間上,恒天然的解釋難以服眾;談及召回時,恒天然也只字未提賠償問題;此外,在其供貨企業中,有一家至今未公布,恒天然集團稱“這家企業明確要求恒天然不要透露其品牌名字”。對於這場牽涉極廣的奶粉風波,恒天然在信息公開上因商業利益或其他利害關係而做如此“保留”,讓人難以接受。以上這些,都是其危機公關的敗筆。
  作為産業鏈的前端供貨商,恒天然業務運作代表了洋奶粉的整體行業水準。恒天然出事後,有聲音稱洋奶粉的神話破滅了,而家長們則顯示出前所未有的迷茫:國産奶粉自三聚氰胺事件而走入信任寒冬後,家長們就把寶押在了洋奶粉身上。其間,洋奶粉出過問題,但自始至終其市場美譽度都遠超國産奶粉,以至於衍生出各種代購風波。現在,恒天然這一主要供應源,出現污染問題,洋奶粉的固有地位,必然受到動搖。但動搖是否意味着顛覆,是否意味着神話的終結?現在下結論恐怕還為時尚早。
  真正值得玩味的,是國內民眾對此次風波的態度。在國産奶粉與洋奶粉二者間,國內民眾的情感並不相同。對於國産奶粉,更多是一種簡單的不信任,但對於洋奶粉,信任或者不信任都夾帶着愛恨交織的情感。恨之,是因為奶粉污染有違眾望;愛之,是一種無奈之愛。這種愛,無非是緣於在危機公關上,恒天然雖然瑕疵不少,但它呈現出的對待消費者的態度,卻遠非國産奶企可以相匹。僅僅是自揭家短、主動曝光一點,國産奶企都沒有先例。所以,此次奶粉風波後,國內民眾儘管有諸多迷茫,而鮮有就此信任國産奶粉的堅定。
  恒天然的中國市場之路一直都不平坦。2008年三聚氰胺風波,恒天然作為三鹿的大股東,再三主動曝光三聚氰胺,損失慘重;不久後,恒天然重新挺進中國市場,但問題不斷。就在今年年初,恒天然乳品在多個國家被檢出二聚氰胺含量嚴重超標。就是這樣一家企業,一家説責任心有責任心,説問題也有問題的企業,佔據了洋奶粉奶源供應的七成江山。此次事件曝光後,新西蘭主流媒體罕見地使用“不可接受”、“令人震驚”等強烈措辭炮轟恒天然集團,可見風波對新西蘭的衝擊。但即便如此,我們也只能保守地估計,洋奶粉的市場神話可能不會輕易地被終結。這種保守,不知道是怎樣的悲哀?
  解鈴還須繫鈴人。洋奶粉不斷曝光的問題,讓人們逐漸認識到,神話不代表毫無瑕疵,它只是信任的副産品。不可否認的是,就算洋奶粉走下神壇,它依舊是某種優先的選項,國産奶粉能否自動補位尚未可知。但經驗告訴我們,對國産奶粉而言,假如連對危機的應對都與洋奶粉相去甚遠,要人們基於信任用人民幣投票,恐怕沒那麼簡單。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洋奶粉風波引發中國企業三大反思 2013-08-06
"洋奶粉"出問題國內乳企也應反思 2013-08-06
“洋奶粉”被指信批違規 律師發起集體訴訟無人響應 2013-07-31
涉嫌價格壟斷的遠不止洋奶粉 2013-07-08
[網民關注]洋奶粉反壟斷調查有助行業回歸理性 2013-07-04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