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生投資的一則招聘廣告激起千層浪,並由此導致股價連續兩日漲停。其核心內容是要參與電子商務。本欄以為,現在電子商務突然熱鬧起來,同時有太多資本投入電商領域,這也是一種重復建設,未來其恐將重蹈鋼鐵、水泥等産能過剩的覆轍。 什麼是産能過剩?就是投資的增長遠遠超過了需求的增長,結果導致産出太多,卻沒有那麼多用戶享用,結果全行業只能不斷降價搶奪僅有的銷售機會,最後大家日子都不好過。 以前中國經濟主要靠投資拉動,各個省市各自為戰,大家都覺得自己投資增加的産能剛好能滿足市場的需求不足,但太多的省市都這麼想,結果大家的項目投産後,突然發現鋼鐵生産太多了,水泥太多了,光伏發電設備也太多了。 每個産能過剩的行業,在産能大規模提升前都曾經産能不足,然後是眾多資金充分投入,結果就成了産能過剩。好比一個人從小就很瘦弱,結果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爸爸、媽媽都拼命給好吃的補充營養,最後就給喂成了一個大胖子。 現在的電子商務也一樣,由於電子商務成功搶了實體商家的奶酪,現在看起來不僅朝陽,而且令人崇拜,結果各式各樣的電子商務如雨後春筍。但現在看來,如此多的電子商務是否能夠獲得足夠多的客戶尚很難説。 再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當電子書、電子雜誌成功霸佔了紙質媒體的份額後,很多人又開始懷念紙質媒體,紙質媒體對於保護眼睛大有好處,而且很多人還有在特殊環境閱讀紙質媒體的習慣,而且紙質媒體不用充電、無輻射。結果現在生産電子書的廠家,日子也不好過。 電子商務火熱背景下,實體商戶也有讓人難以割捨的感情,更加愉快的購物感覺、可以親身體驗的嘗試機會,都是電子商務無法一統天下的因素。更重要的是,現在電子商務新增投資越來越多,如民生投資這樣的上市公司搞電子商務,未來也必然會越來越多,其競爭激烈程度可想而知。投資者參與電商概念股票炒作,一旦遇上産能過剩,最後可能會遇到很大的投資風險,光伏發電就是前車之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