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故障,給誰敲響了警鐘
2013-07-26   作者:羅俊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分享到:
【字號
  22日早晨,部分微信使用者&&,其微信賬號無法登錄、無法刷新“朋友圈”以及無法打開微信網頁。截至22日14時,仍有部分用戶反映稱“時斷時續”。一時間,“微信遭遇黑色星期一”迅速成為焦點熱議。網友紛紛吐槽“沒有微信的日子裏,不僅影響正常工作、耽誤日常溝通”,甚至還會“心裏發慌”。
  隨着微信服務發生“大面積連接故障”的消息在網上不斷發酵,網友與業界人士對“微信的服務器承載力、安全性和運營維護”紛紛提出質疑。不少網友質疑稱:“微信居然沒有應急容災備份,難道就一個服務器?想想就可怕,這要耽誤多少事啊!”
  微信怎麼了?針對網民的種種猜測擔心,微信團隊22日9時發布消息稱,故障由“服務器基礎網絡故障”引起;一小時後,微信團隊發布微博稱,是“網絡原因”造成服務故障情況;在11時左右,微信團隊再次發布微博稱,“機房兩路光纜出現硬體故障”導致服務出現問題;12時許,微信團隊又發布聲明稱,服務故障是由於“市政道路施工導致通信光纜被挖斷,影響了微信服務器的正常連接”,並稱搶修需要更多時間。
  到2012年底,我國微信用戶規模已經接近四億。有內人士指出,移動互聯網興起,使得各類智能終端數量呈現幾何數量級的增長,給通信基礎服務的技術安全可靠性帶來更大考驗,對相關技術平台維護、監管提出更多挑戰。
  根據公開信息,進入2013年以來,微信平台曾多次出現故障。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書長姜奇平説:“儘管在全球範圍來看,微信使用的OTT技術仍不夠完善,但隨着技術發展和用戶規模的增加,只有從行業標準、政策法規層面對微信等新技術平台的安全進行規範,使之達到相關‘電信級服務’的安全質量控制標準,用戶的權益才能得到有效保護。”
  此外,專家認為,作為微信的運營、管理方,微信團隊應當在服務上有所提升。北京郵電大學教授曾劍秋指出,從新興業態角度來看,微信仍處在發展期,出現各種技術問題屬於“正常現象”,但出現問題,企業本身應當積極應對。
  姜奇平認為,鋻於微信“故障”波及面非常廣大,因此不能將“微信”與一般小軟體相比較。“對於故障、漏洞的‘糾錯’速度實際上反映出相關企業的服務質量和技術水平高低。”姜奇平説,事件提醒微信團隊本身應當加大軟體安全可靠性方面的提升。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微信“挂了” 焦慮之外更需反思 2013-07-24
電信運營商與微信打破僵局 2013-07-23
首個全國保險公眾宣傳日啟動 官方微博微信開通 2013-07-09
微信海外版用戶超7000萬 2013-07-08
微信國際化進程可能遇阻 2013-07-08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