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創新有商機
2013-07-25   作者:林麗鸝  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
【字號
  小微企業貸款難,難就難在沒有抵押物,難以證明自己的信用。銀行的傳統貸款業務主要是面向大企業,而小微企業貸款業務徵信成本高,利潤低,這是傳統銀行一直不願意做小微企業貸款的原因。此次給出的兩個貸款成功的小微企業樣本,都體現了金融創新的力量,小微貸裏蘊藏大商機。
  “美麗加芬”雖然沒有抵押物,但銷售穩定、應收賬款量大,並且財務規範、透明。實際上“美麗加芬”有可靠的還款能力,可是許多傳統銀行仍然拒絕貸款。應收賬款保理貸款服務原本也主要是面向大企業,而浦發銀行創新金融服務,根據“美麗加芬”應收賬款量大的特點為其提供這種貸款服務,解了“美麗加芬”現金流緊張之困,也拓展了銀行業務,創造了利潤。
  雖然有了貸款資格,但“美麗加芬”的貸款過程並不輕鬆,銀行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調查應收賬款,核對發票、稅務清單、商家進貨單。相比而言,網絡貸款平台則在降低徵信難度方面有着天然的優勢。阿里小微貸款平台有商戶經營的所有數據和信用記錄,很容易對企業信用情況做出判斷。因此,網絡貸款平台的小微企業貸款能做到手續簡單、用時短、效率高。“機油之家”的店主向貸款平台提供身份證複印件、查詢徵信記錄授權書後,不到一週就拿到了貸款。這充分體現了互聯網金融創新在小微企業貸款方面的優勢。
  近幾年國家先後&&多項政策扶持小微企業,越來越重視用金融創新的力量來支持小微企業。在全國5100萬家小微企業中,有1000多萬家能夠獲得貸款,2400萬家能享受到金融服務,佔整個小微企業的47%。也就是説還有一多半的小微企業金融饑渴,靠政策,靠扶持,遠沒有在利潤驅使下靠市場的金融創新來得快、效果好。馬雲説:“金融行業也需要攪局者。”互聯網金融不僅自己創新了金融服務,也“攪動”傳統銀行業創新金融服務。在我國經濟轉型的過程中就是需要所謂的“攪局者”,才能形成“鯰魚效應”激發市場創新的力量,加速經濟轉型的步伐。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眾安在線財保降生,網絡金融創新起步 2013-07-23
上海啟動建設外灘金融創新試驗區 2013-07-22
金融創新須遵守四項準則 2013-07-21
王岩岫:金融創新須遵守四項準則 2013-07-21
金融創新驅動小微企業夢 2013-07-08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