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金融挑戰大財富管理
2013-07-25   作者:楊濤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經歷數十年的“跨越式”發展,一方面,中國經濟金融體系仍然存在很多“拔苗助長”後的“短板”,如現代化財富管理體系的缺失;另一方面,卻同時充滿了令人眼花繚亂的“後現代”要素,如與國外幾乎同步出現的、互聯網技術對於金融體系的衝擊。
  在缺乏財富管理文化的積澱、有效金融市場競爭與制度環境的保障下,無論是高端還是大眾化的財富管理,都逐漸出現了異化。自2012年以來,很多業內人士都在強調一個“大財富管理時代”的到來。現代金融體系的基本功能,包括資金的時空配置、風險管理、支付清算、信息發掘等。互聯網金融亦即現代互聯網的技術和理念則從根本上改變着這些基本功能的落實。其對財富管理的挑戰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
  第一,激發了主動財富管理模式的創新,使得大眾化財富管理需求得到更大滿足。互聯網金融具有“去中心化”等特點,通過新的信息與金融技術,原先只能被動接受金融機構財富管理服務的公眾,以及難以投資門檻較高的財富管理産品的普通人,都能夠更加主動地進行財富管理活動。
  第二,通過技術與財富管理有效結合,賦予了財富管理工具全新吸引力。例如,在美國等發達國家,投資者可以刷貨幣基金卡進行消費支付,刷卡後貨幣基金的贖回資金自動被劃撥到消費商戶的賬戶中,這樣大大增加了貨幣基金的功能,促使大批投資者將零散資金投資到貨幣基金上。
  第三,促使財富管理工具平台化融合成為可能。在互聯網技術推動下,財富管理平台將逐漸跳出傳統模式,如投行、信託、資産管理的服務平台,或多層次資金池平台,而成為面向機構、企業、個人等不同客戶,提供融資、資本運作與資産管理、增值服務、消費與支付等在內的“金融與消費服務超市型”綜合平台。
  第四,降低了特定融資風險,並使新型的融資與財富管理模式不斷出現。例如,一方面,近年來,歐美發達經濟體的P2P網絡借貸平台,在這類金融服務網站上可以實現用戶之間的資金借入或借出,整個過程無需銀行的介入。另一方面,基於互聯網融資,不僅使得創業者開始有可能擺脫傳統金融機構的局限,從認可其創業計劃的大眾手中直接籌集資金,也使消費者能夠在主動參與到産品設計及生産過程中。同時,實現了新型的財富管理和投資。
  第五,通過大數據時代的信息發掘與整合,形成更準確的客戶定位。互聯網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提供信息支撐,而信息又是信用形成和金融交易的基礎。例如,對於小企業來説,由於缺乏信用評估和抵押物,往往難以從傳統金融機構獲得融資支持,而通過互聯網數據發掘,可以充分展現小企業的“虛擬”行為軌跡,從中找出評估其信用的基礎數據及模式,由此為小微企業信用融資創造條件。
  總之,互聯網金融的本質是使得傳統金融“走下神壇”,並非與其對抗和完全替代,也不應被樹立為新的“金融神話”,它只是從根本上完善了傳統金融體系的功能,並對中國財富管理的體系、模式、環境産生深刻影響,因此有助於一個貼近各類客戶需求、靈活多樣的財富管理時代的到來。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互聯網公司搶食千億電視市場 2013-07-24
基金熱捧互聯網金融“市夢率” 2013-07-23
互聯網金融挑戰大財富管理 2013-07-23
[第三隻眼睛看中國]中國需提升價值鏈應對互聯網衝擊製造業 2013-07-23
互聯網金融監管面臨挑戰 2013-07-21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