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挂了” 焦慮之外更需反思
2013-07-24   作者:陳靜  來源:經濟日報
分享到:
【字號
  7月22日,擁有4億用戶的微信發生了上線以來的最大規模故障,多地的微信服務大面積癱瘓。在5個小時修復過程中,網友的焦慮情緒集中爆發,甚至有人發出“我和小夥伴們都失散了”的慨嘆。這一方面説明,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新社交方式已經在大眾生活中變得不可或缺,另一方面,此次故障也值得包括騰訊在內的移動互聯網服務商和廣大用戶有所反思。
  對於故障原因,微信團隊方面的解釋是“通信光纜被挖斷”。作為互聯網巨頭之一的騰訊,對微信竟然沒有一套能確保産品正常使用的緊急備用方案和容災系統,着實令人震驚。畢竟,在移動互聯網上,微信現已成為近乎基本設施的“超級應用”,連這都“不靠譜”,讓網民們又如何對移動互聯網的諸多服務建立信心?中國的移動互聯網一直處於飛速發展的過程中,在把視線聚焦於“做大蛋糕”的同時,移動互聯網服務商們也應該想一想,如何能讓用戶放心“吃蛋糕”。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微信故障,受影響的還不僅僅是普通個人用戶。本次微信故障,已經直接影響到了包括“微信打車”等功能的使用,造成了一定的經濟損失。而未來微信的商業模式中,一個重要方向就是利用其開放平台整合多種商業服務。從這個角度來説,微信的服務質量已經關乎商業誠信和契約精神,未來如果再發生“癱瘓門”,也許就不是一紙道歉所能敷衍的了。
  從個人用戶的角度來看,此次微信故障再次證明了社交網絡對人際交往方式的改變之深和人們對媒介與信息的依賴情緒。儘管不必將“社交網絡依賴症”的影響範圍擴大到整個社會層面,但對於寧可重裝手機系統、重啟路由器也要試圖“爬上”微信的這批用戶來説,必須考慮這樣的現實:虛擬交往的熱熱鬧鬧,是否真的能夠填補現實中人際關係的空白,是否會影響與他人在現實環境中交往的能力?讓個人社交關係完全依賴於技術,又究竟會在多大程度上增加社交風險?享受科技産品和創新服務帶來的效率與便利無可厚非,但對於任何事物的沉迷都“過猶不及”,人們應提防在虛擬的網絡中迷失自己,重視面對面的溝通,在虛擬與現實中找到平衡點。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電信運營商與微信打破僵局 2013-07-23
首個全國保險公眾宣傳日啟動 官方微博微信開通 2013-07-09
微信海外版用戶超7000萬 2013-07-08
微信國際化進程可能遇阻 2013-07-08
微信手游平台開啟在即 手游行業迎大爆炸時代 2013-06-25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