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房産稅為核心的長效調控機制正在謀劃之中,包括杭州在內的幾個城市已經在擬定房産稅試點方案,待國務院批准後,可能將在下半年落地。(中國廣播網7月15日) 國家統計局7月15日公布的上半年宏觀經濟數據中,房地産可謂一枝獨秀,今年上半年全國房地産開發投資36828億元,同比增長20.3%,增速快於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0.2個百分點。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希望國家加大樓市調控的呼聲再起,其中房産稅作為樓市調控加碼和去行政化調控手段的重要政策被寄予厚望。 種種跡象表明,國家將房産稅擴圍改革提上議事日程。國家發改委2013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文件中,就明確提出擴大房産稅改革試點範圍。但是,儘管官方文件明確擴大房産稅改革試點範圍,可並沒有明確何時擴大、那些城市將納入試點範圍等,使得市場對房産稅改革猜測較多,房産稅改革也如霧裏看花。 首先,官方為何對房産稅改革的信息作為“加密項”管理?筆者認為,由於房産稅涉及房地産調控等市場非常敏感的信息,官方擔心房産稅信息披露過早過多會影響市場穩定,讓市場産生震蕩,特別是股市震蕩,不利於經濟的穩定發展。 對這種擔憂,筆者認為沒有必要。新一屆政府承擔市場震蕩的能力較強,比如6月銀行間“錢荒”造成的股市波動,新一屆政府並沒有因為股市波動向銀行“放水”,而是以“激活貨幣存量”的政策引導市場應對短期的震蕩。目前股市震蕩平穩過渡和逐漸向好,已經説明新一屆中央政府對宏觀經濟的把控能力和主動抗風險的能力。在這種情況下,房産稅擴圍改革的信息披露雖然會波及股市,但是由於中央政府有應對的能力和經驗,有風險承擔的意識,相關職能部門和擴大試點的地方政府沒有必要擔憂房産稅信息披露對市場穩定的衝擊,而應該及時披露,做到公開透明。 其次,由於房産稅是向居民財産直接課稅,因此房産稅改革是否符合法定程序、是否公開以及公開透明程度等決定房産稅改革之後納稅人的稅收遵從等,因此房産稅改革不宜閉門造車,而應該公開透明。讓公民參與到房産稅改革的進程中來,吸納公民對房産稅改革的意見和建議,使得改革更加完善。改革之後公民遵從稅法,讓稅法權威和調控效果最大限度地發揮。 目前,重慶上海試點房産稅,採取政府決定的形式推進。這種改革在完善市場經濟體制的初級階段,對於追求改革效率和完善具有重要的意義。但是,在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完善,公民法治意識和公平意識訴求逐漸提升的情況下,房産稅等向居民財産直接課稅稅種必須走立法改革道路,以爭取公民支持和遵從。 再次,新一屆中央政府着力打造法治政府和陽光政府,而推進政府信息公開透明是法治和陽光政府建設的重要方面。為了推進市場經濟體制建設,目前房産稅以政府立法改革的形式推進很有必要。並且政府立法,其草案的起草和審議也應該按照立法程序進行,該公開的必須公開,該通過聽證會徵求公民意見的必須徵求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