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重以資産證券化盤活存量
2013-07-12   作者:姜茂林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分享到:
【字號
  繼國務院提出“激活貨幣信貸存量”後,最近國務院強調要盤活存量財政資源。激活貨幣金融和財政存量,預示市場不能繼續高度依賴增量資産拉動經濟。而如何盤活存量以支持實體經濟發展?資産證券化或將是一個思路,即其能對可産生穩定現金流的資産進行標準化盤活,進而出售給投資者。
  當前中國面臨盤活存量資産的迫切壓力。金融和財政資産久期化日益突出,影響了金融和財政系統的流動性。同時,部分財政和金融資源布局缺乏經濟可行性的長期項目,無法有效産生經營活動現金流,加劇了財政和金融資源的錯配、甚至損益,且又面臨信貸等債務到期,導致部分地方政府和企業借新換舊,進而存量財政和金融資源進一步沉澱化,加劇了金融和財政資源的“空轉”,及地方政府和企業債務滾雪球式自我繁殖。
  當前若不激活和清理存量金融和財政資源,將會引發流動性黑洞,牽制財政和金融資源的能動性,導致信貸和債務緊縮,這些存量資源亟待激活。同時,當前金融脫媒等預示着受金融壓抑等影響,社會存在大量缺乏可投資渠道的資源,若能有效啟動資産證券化,既可為社會資金提供新的投資渠道,緩解金融壓抑,又有助於盤活存量財政和金融資源。
  當然,當前資産證券化的風險與挑戰不容小覷。首先,資産證券化講究的是“真實出售”和 “破産隔離”。即在資産出售以後,如果原始權益人發生破産清算,已出售至SPV的證券化資産不會列入清算範圍。這一機制正是資産證券化設計的精妙之處。
  鋻於目前存量財政和金融資源良莠不齊,以資産證券化盤活存量,一則要避免把風險資産配置給缺乏風險承載能力的投資者,如目前的影子銀行,實際上是一種“非標”證券化資産,且把風險配置給了很多並不具備風險承載能力的投資者;一則主要對能産生穩定現金流的存量資源進行資産證券化,實現真實出售,避免金融機構和資産所有人為吸引投資者購買,而自己認購部分高風險産品,導致盤而不活。
  其次,適度開發能有效對衝風險的衍生工具,讓投資者對所購債券做避險對沖和風險管控。信用增級是提高證券支持資産流動性的重要一環,中國金融衍生品市場發展尚處於初級階段,無法利用信用衍生産品實現信用增級。而美國證券化市場已形成了“抵押貸款-債券-CDO-CDS-CDX”的産業鏈。
  CDO與CDS屬於信用衍生品,CDO指創始銀行透過特殊目的公司將缺乏流動性且具違約可能的債券組合風險予以分散,並重新包裝成各種等級,再發給一般投資人。CDS則可看作是一種信用違約保險。購買信用違約保險的一方為買家,承擔風險的一方被稱為賣家。雙方約定如金融資産沒違約情況,則買家向賣家定期支付保費,而一旦違約,則賣方承擔買方的資産損失。通過與標準化的金融創新産品結合,資産支持證券産品的流動性大大增強,原來擔心風險過高而不敢購買的投資者,在風險得到分散後紛紛購入。
  由於中國目前尚缺乏大量致力於風險管控的金融衍生工具,而資産證券化的本質是把自身無法管控的風險交予專司管控風險的投資者,進而使風險得到有效管控。在缺乏有效風險管控工具和專業投資者隊伍下,資産證券化不僅無法有效盤活存量,而且很容易産生風險放大效應。因此,要避免類似於影子銀行式風險,資産證券化可進行特殊的信用增級,即中央政府以財政和發行國債認購高風險的結構化産品,抑或通過發行國債折價置換部分地方債。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盤活存量金融資産 資産證券化漸行漸近 2013-07-12
改革是盤活存量貸款唯一途徑 2013-07-12
[“盤活兩個存量”筆談之四]改革是盤活存量貸款唯一途徑 2013-07-12
盤活存量為財政改革注入新動力 2013-07-11
“金融十條”為盤活存量指明了方向 2013-07-09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