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瑞互降“門檻”給歐盟上了一課
2013-07-08   作者:張健(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歐洲所所長)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分享到:
【字號
  7月6日,中國商務部部長高虎城和瑞士聯邦委員兼經濟部長約翰?施奈德-阿曼在北京正式簽署了中國—瑞士自由貿易協定。這是中國與歐洲大陸國家簽署的首個自貿協定,給中瑞雙方經濟發展帶來深遠影響。中瑞自貿協定將引領中歐經貿關係持續走向深入。
  中瑞自貿協定是一個全面、高水平、互利互惠的協定,如果加上部分降稅的産品,瑞士參與降稅的産品比例是99.99%,中方是96.5%。這大大超過一般自貿協定中90%的降稅水平。協定還涉及環境、勞工與就業合作、知識産權、政府採購信息交流、競爭等諸多新規則。中瑞自貿協定的簽署,是中瑞兩國經貿關係發展的里程碑,充分體現了兩國在經貿領域的高度互信。這與不願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屢屢對華搞貿易保護主義的歐盟形成了鮮明對比。有了中瑞自貿協定,瑞士在進入中國市場方面將獲得明顯的競爭優勢。
  瑞士雖然是一個小國,卻是一個經濟高度發達的國家,而且有開放的心態,是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歐洲國家之一,早在2007年就承認了中國的完全市場經濟地位。這非但沒有損害瑞士的利益,相反,瑞士從與中國的合作中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是為數不多的對中國享有貿易順差的歐洲國家之一。反觀中歐之間,歐盟不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限制對中國高科技産品的出口,還一直大搞貿易保護主義,比如光伏“雙反”問題,這是中歐之間甚至歐盟內部爭議性很大的一個話題。為什麼中歐之間會存在這些問題?很大程度上就是歐盟還沒有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即歐盟面對中國的發展,不是主動適應,提升自己的競爭力,而是想訴諸貿易保護主義,搞“堡壘歐洲”。從長遠看,這並不符合歐盟自身利益。所以,瑞士對歐盟的啟示就是要改變心態,多點開放,少點保護。
  從全球發展大勢來看,中歐經貿合作的需求、必要性還將進一步上升,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有這個需求,從歐盟來説,歐債危機以及由此帶來的經濟轉型和産業提升也都需要加強跟外部世界的&&,中國對歐盟將越來越重要。中歐雙方的合作,潛力還有待挖掘。正如習近平主席5日在會見西班牙眾議長時所説:“中歐關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中歐經濟互補性強、合作潛力大、內生動力足。由於雙方國情民情、文化傳統、政治制度不同,合作中存在分歧和摩擦在所難免。為此,我們更應該倡導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合作精神,通過對話和磋商妥善解決分歧和摩擦。”特別是歐盟,如果是心態能夠放得更好一點,對華認識更客觀、更全面一點,中歐合作會越來越深入。
  中瑞自貿協定給歐盟樹立了一個良好的榜樣,相信歐盟會對這一案例認真研究。中歐深化經貿合作符合彼此利益,目前,中歐即將啟動雙邊投資協定的談判,為雙方對彼此投資確定一個法律框架,相信未來中歐建立自貿區也將水到渠成。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中瑞自貿協定正式簽署我對瑞士99.7%出口獲零關稅 2013-07-08
中瑞協定零關稅比例高 2013-07-07
中瑞自貿協定簽署 瑞士商品降價是大趨勢 2013-07-07
中瑞自由貿易協定簽署進程及主要內容 2013-07-07
中瑞自貿協定:開放程度高 內容廣泛 2013-07-07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