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優勢寧有種乎
2013-06-27   作者:余勝良  來源:證券時報
分享到:
【字號
  要分析在中國體格龐大的為何多是國企,先要分析一下是哪些因素造就了這些“大個子”。
  石油開採和冶煉企業一般規模較大,牢牢佔據500強企業的前端,而到了基礎化工原料環節,企業規模變小,到了下游的服裝面料領域,規模進一步變小,到了服裝設計生産環節,則百花齊放。
  上述企業規模從産業鏈上游到下游逐漸變小。而在汽車行業,從零部件到整車生産,規模卻從小變大。
  石油開採和冶煉環節投資巨大,需要大量資金,一個勘探井就需數億元支出,如此巨大的風險使小企業根本無力承擔,所以企業規模越大,抗風險能力越強。越到下游,其要求的投資規模越小,特別是服裝加工領域,往往購買幾&縫紉機即可。汽車行業同樣如此,開發一款車需要經年累月,小企業無力承擔損失。而零部件企業的投資要求相對較小,且客戶比較穩定。
  如此看來,企業規模大小,與投資規模以及風險有相當關聯,風險越大、投資規模越大的行業越容易出大企業。
  這是通行全球的準則。但分析至此,還難以看出這與中國國企大個子有何關係。全球500強中絕大多數企業的股東都比較分散,也有些企業是由家族掌控,還有一些由個人控制,比如微軟。從全球範圍來看,企業規模大小應與所有制性質無關。
  中國的巨無霸一般都是國企,這在全球範圍內是個例——當然有些石油豐富的國家除外,不少發展中國家也由政府出面壟斷石油資源。
  但顯然,中國獨特的金融結構,以及資金流動方向,造就了大國企現象。
  因為投資巨大,需要金融機構支持,民營企業和國有企業在獲取資金方面有顯著差異。所以投資巨大的項目一般都由國企操刀,民企只能望洋興嘆。觀察一些做大規模的民企,一般都在融資方面有獨到之處,有些可以從銀行融資,有些則通過民間集資。有些民企入股股份制銀行,其目的除了獲取投資收益,更多為滿足融資需求。
  這種資金獲取能力的差異,使民企在一些領域處於下風,例如鋼鐵行業,由於投資動輒上百億元,民企一直難以升級改造,大多數産能和先進技術由國企掌握。在2008年開始的各省煤炭行業整合中,受益者也是國企,由於民企資金有限,只能開採小礦山,結果因規模問題被掃地出門。
  而在一些投資要求比較小的領域,民營資本往往做得風生水起,例如餐飲、住宿、商貿等資金需求量較小的領域,不僅僅是服務業,包括資金要求較小的工業生産也是民營資本佔優。而在農業生産領域,由於所需投資都比較小,所以基本上都是農戶經營。
  交通運輸行業是一個資本紛呈的萬花筒,海陸空各種運輸形態中,只有公路交通多由民間資本提供服務,但鐵路、航空和海運多是國企,只因公路運輸投資較小,其他運輸則需要鉅額資金。
  其實國企規模一般比較大,並非天生如此,而是因為那些規模較小的國企已經在和民營企業競爭中消失了。
  明白上述道理,會對預測經濟發展有幫助,當中國在以基礎投資拉動經濟發展時,在資金和項目獲取上有優勢的國企將有優勢,一旦這種基礎投資下滑,那麼資金使用更有效率的民營企業將會重新獲得突破,當民企在資金獲取能力上與國企無明顯差異時,那麼民企將會更容易崛起為大企業。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中國企業參與全球食品安全“對標” 2013-06-27
銀行保密制度之爭影響外國企業在瑞士投資設廠 2013-06-25
中國企業到法國尋找機會 2013-06-24
國企人事任免可更市場化 2013-06-21
評《國企改革新思路》 2013-06-20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