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活存量是金融領域緊迫任務
2013-06-27   作者:譚浩俊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譚浩俊

  此次中國出現的並不是真正的錢荒,而是一種假象,一種掩蓋了經濟金融本質矛盾的假象,一種半邊是火焰、半邊是海水的假象。就像央行公開表述的那樣,市場流動性整體充足,備付金也比較充裕。也就是説,問題不在量上,而在質上,不在市場流動性規模,而在資金分佈結構。
  中國經濟之所以在經歷了近5年的政策救治以後,仍然復蘇乏力,正是因為前幾年的貨幣政策出現偏差、信貸資金投放出現錯位造成的。如果貨幣政策能夠遵循客觀經濟規律、信貸資金投放能夠充分考慮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並有計劃、有步驟、有節奏地投放到經濟社會的各個方面,而不是或緊或松、或左或右、或快或慢,尤其是不顧實體經濟需要,將資金大量投向政府融資&&、房地産開發企業。那麼,中國經濟就不會出現今天這樣的結局。
  如果將這些矛盾和問題都歸咎於央行,就像有的專家所言,也是不公正、不客觀、不實事求是的。因為,放貸的是各大商業銀行、地方金融機構,是各金融企業的鼠目寸光和利益至上使信貸資金結構出現了嚴重失衡,使社會資源的利用效率大大降低。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不管將金融上升到何種程度、何種高度,金融都只能反作用於經濟,都應當以推動和促進經濟發展為根本目標,而不能凌駕於經濟之上。但是,實際情況並非如此,中國的金融,早已異化成經濟的主宰,異化成可以隨時置經濟於死地的工具。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也從毫無障礙的直線運行變成了不知設置了多少障礙的曲線運行。大量投放給房地産開發企業、政府融資&&和大型企業的資金,要麼沉澱於政府工程、基礎設施工程、商品房等,要麼進入了地下金融和非銀行金融機構、信託、債券市場等,特別是大型企業以低利率獲利的銀行信貸資金,很多又以信託等名義進入了房地産企業和政府融資&&,有的則直接進入了地下金融。
  如此,鉅額存量貨幣還怎麼能夠有效流動,還怎麼可能對實體經濟發展形成支持和支撐呢?盤活存量,又怎麼可能不成為當下中國金融最核心、最關鍵、最緊迫的任務呢?
  據悉,國務院有關部門已經下發通知,要求銀監會負責&&各大金融機構,上報“用好增量、盤活存量”的工作方案與工作措施。這也意味着,盤活存量已不再是籠統的工作要求,而必須拿出實實在在的措施。而且可以肯定,國務院所要求的“盤活存量”工作方案,重點一定是如何支持實體經濟,如何向實體經濟傾斜。
  而一旦存量盤活了,在市場流動性整體充足的情況下,“錢荒”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根本不需要通過放鬆放寬政策來解決。如果實體經濟得到了信貸資金的強力支持,那麼,經濟復蘇也就只是時間的問題了。
  需要繼續保持克制和冷靜的是,未來幾個月的經濟數據仍有可能難以令人滿意。但是,中國政府以強硬手段根治金融頑疾的行為,應當得到肯定和支持,應當對中國經濟復蘇充滿希望和信心。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盤活存量是貨幣政策真正拐點 2013-06-25
盤活存量中長期利好資本市場 2013-06-24
盤活存量資金催促銀行業有所作為 2013-06-24
用好增量、盤活存量 傳遞金融調控三大信號 2013-06-23
李克強三提盤活存量貨幣 2013-06-23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