陡然上升的銀行間拆借利率,5月貿易數據,忽上忽下的人民幣匯率,倒逼央行實行寬鬆的貨幣政策。
央行不應該懼怕外界的壓力,穩定的貨幣政策不能放鬆。
中國經濟結構轉型艱難,是體制下紅利逐漸消失的結果,此時需要的是改革,而非大規模釋放貨幣,這不僅難以推進經濟結構轉型,反而會使中國經濟在政府主導、負債深重、投資拉動的不歸路上越走越遠。
流動性陷阱理論來自於天才經濟學家凱恩斯,近幾年經過美國經濟學家克魯格曼的發揚光大,日本泡沫崩潰後的刺激政策、金融危機之後的貨幣寬鬆,給流動性陷阱提供了最好的注腳。
所謂流動性陷阱是指一個貨幣政策完全沒法刺激經濟的情況,無論降低利率抑或增加貨幣供應量也沒有作用。典型的流動性陷阱在預期經濟不景氣出現,使持有流動資産的人不願意投資。克魯格曼指出,因為名義利率已經是零或接近零,持有證劵的投資者和持有貨幣的投資者沒有什麼不同,作為一個結果,貨幣政策在刺激需求方面是無效的。如果允許一定的價格粘性,在短期情況下,貨幣擴張或能增加産出,並且,將導致價格的同比例上漲。然而,當利率已經‘太低’時,由於經濟處於流動性陷阱,貨幣政策對影響産出和價格是無力的。
一旦出現流動性陷阱,無論央行發行多少貨幣,也無法刺激企業增加投資,這從日本十年來投資、工資的同步下降可見一斑。傳統走出流動性陷阱的方式是依賴財政政策,美國次貸危機後,走出流動性困境的辦法是央行通過量化寬鬆的辦法,創造通脹預期,強迫公眾投資。
從日本與東南亞的經驗來看,由於生産效率的下降,寬鬆的貨幣政策沒有起到刺激作用,在東南亞金融危機之前,克魯格曼有詳盡的研究,説明東南亞的高負債與全要素生産率下降並存,債務危機不可避免。
我國政府與企業負債上升,全要素生産率下降,出現了危險的信號組合。按照白重恩教授的測算,我國全要素生産率的增長,1979年到2007年之間,平均每年增長3.8個百分點,2008年以後平均每年增長2.2個百分點。全要素生産率所佔的比重在下降,也就是效率改善的速度在降低。2008年以後的高投資率,沒有促進投資效率的增長。從1979年到2007年,儘管投資在不斷增長,但它的增長與經濟增長是相匹配的。到了2008年以後,資本産出比的增速每年是5個百分點,我國投資率超過48%,已經太高,不宜再高。否則,中國經濟就是靠高負債堆出的畸形低效經濟。
很多反對4萬億計劃的人,現在希望央行放鬆貨幣政策,因為作為基礎利率的上海銀行間隔夜拆借利率已經高達7.66%,但這些人忘了看另一個數據,瘋狂上漲的房價。以國家統計局的數據看,5月70個大中城市,價格環比上漲的有65個,同比上漲的有69個,除溫州外,全部上升。在新建商品房價格指數中,同比漲幅最高的全部為一線城市:廣州15.5%,北京15.2%,深圳14%,上海12.2%。
如果再推出寬鬆的貨幣,按照我國目前的權力與信用排行,大型國企與地方投融資平台將得到更多的資金,而其他資金將流向資本與貨幣市場,玩錢生錢的游戲,把房價、玉器等價格推得更高。
至於華爾街唱空人民幣,不必過於擔心。華爾街的大鱷們要意識到,他們在與手握3萬億美元儲備的更大的大鱷作戰。面對人民幣,華爾街大鱷的預言往往失靈,除非他們能參與美國政府、美聯儲與中方的談判。2011年6月,高盛曾建議客戶退出一項人民幣的看漲交易,但在隨後1年內,人民幣兌美元在即期市場上最多升值超過3%。
這兩年,無論外匯還是期貨,短進短出、對衝成為震蕩市場的常態投資辦法。人民幣匯率持續上漲,缺乏實體經濟的支撐,而現在,由於中國政府打擊虛假套利貿易,人民幣匯率下挫,剛好提供了出貨機會。今年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年內累計升值1.8%,已經太高,使傳統出口企業叫苦不迭,這些企業雖然落後,但需要轉型的緩衝空間。
如果央行經受不住壓力,放鬆貨幣,中國經濟結構會進一步惡化,房價將進一步上升,在流動性陷阱中陷得更深。有關方面,得挺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