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毅外長公務用車從今天起使用國産紅旗轎車。”17日,外交部公共外交辦公室官方微博“外交小靈通”發布消息如是&&,消息一出,就引發數千條轉發與評論。有消息説,一汽紅旗在北京的庫房裏已備齊上千輛H7轎車,今後各部委的高級官員將逐步換上紅旗H7轎車作為公車,不過具體更替的細節還待定。另據報道,上海汽車最近剛剛和全國海關總署簽署了150輛榮威W5的採購協議。 顯然,王毅外長換乘國産車只是部長們換車的開始。恐怕今後一段時間,各部委高級官員、地方官員換車將會掀起一股小高潮。對此,公眾樂意看到。這是因為,這次公車更替會帶來“正能量”:一方面通過這一輪換車有助於規範公車管理,減少官員超標準配車。另一方面,借此機會扶持了國産轎車。據説2011年紅旗轎車只賣出兩輛,如今紅旗轎車“紅了”。另外,還有助於改善部委、地方政府、國家等形象。不久前,有報道稱中國八成公車是外資品牌,這顯然讓國産車甚至國人沒有面子。 當然,也會有一些人不願看到紅旗“飄紅”、國産車吃香。比如,某些外國車企、外國商會甚至外國政府不願看到中國部長們帶頭換乘國産車,不排除他們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去製造某些事端。因為長期以來,很多進口豪車的主要客戶是地方政府。但中央“八項規定”&&後,豪華車市場相比去年一季度,銷量增幅同比下降80%。 但我們要意識到,公務用車國産化是我們必須要強制推行的。不僅政府採購向自主品牌傾斜早已成為國際慣例——韓國、日本等公務車一律使用自主品牌,而且在《2012年度黨政機關公務用車選用車型目錄》意見稿中,合資、外資品牌汽車也沒有進入採購名單——這發出了一個明確信號:中國政府已經下決心推動公務用車國産化。所以,部長們換乘國産車完全在預料之中。 不過,在肯定公車換成國産車諸多積極意義的同時,還需要警惕幾種“負效應”:其一,部長們換乘國産車,地方政府很可能跟風效仿,那麼,這次換車有可能出現一種結果,即本來需要壓縮公車數量,但換車之後卻增加了公車數量;本來某些地方政府的公車還沒有到換車的時候,但有可能借機換新車。如果出現這類現象,顯然增加了公款支出,加重了納稅人負擔,值得警惕。 其二,警惕國産車企今後不思進取,依靠政府採購。紅旗轎車2011年只賣出兩輛,原因顯然主要在自身,對此,有人説市場定位有問題,有人説缺少競爭意識。不可否認的是,國産汽車的確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不如奧迪、凱迪拉克、寶馬等國際品牌,而且,像一汽紅旗這樣的國企也缺乏市場意識和好的管理體制,那麼,就很有可能借部長換車、公務用車國産化的機會長期指望“吃”政府採購。 其三,要警惕政府採購國産車過程中的腐敗現象。以前,進口品牌車企的主要“公關”對像是各級政府採購部門,因為政府是採購大戶。所謂“公關”,其實就是為爭取訂單而去行賄。因此,無論是部長換車還是地方政府換車,都要防止“採購腐敗”。另外,還要警惕國産車企因此而盲目擴大産能。其實,政府採購對國産車的銷售拉動很有限。總之,這輪換車要與公車改革配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