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餘額寶入侵銀行業
2013-06-19   作者:曲子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字號
  公開的統計數據顯示,僅16家上市銀行的利潤,就抵中國最優秀的2500多家上市公司的一半以上利潤。中國的銀行業利潤佔了全球銀行業利潤的三分之一。 
  銀行這些年到底賺了多少錢?2002年底,中國銀行業資産僅20萬億元,但到2012年底,銀行業資産已成功突破130萬億元。十年間銀行業資産增長了6.5倍。 
  近日,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吐槽:“2000家上市公司,一半利潤是10家銀行拿走了,這樣拿下去,我們製造業怎麼辦?還能拿多久?” 
  今年,銀行業終於迎來了新的“敵人”。這就是阿里巴巴的馬雲,一個外來行業的攪局者。馬雲多次&&,中國其實不缺銀行,也不缺任何一個新型機構,但是缺乏一個對十年以後中國經濟成長承擔責任的金融機構。希望外行人能夠參與這個領域,不僅僅是來攪局,而是共同創造一個未來。 
  事實上,全球銀行業日子一直就很不好過,只是在中國是一個例外。本來,全球銀行業的共同的“敵人”是,利率市場化和金融脫媒。 
  美國完成利率市場化、金融脫媒,使得美國倒閉、破産重組的銀行家數接近之前的三分之二。在美國金融脫媒過程中,商業銀行一度被認為已無存在的必要。 
  比爾?蓋茨就曾&&:“傳統銀行是要在21世紀滅絕的一群恐龍”。但這與近年來中國銀行業被 “羨慕嫉妒恨”的身份背道而馳。這種觀點並不被中國絕大多數人所能理解。 
  在美國,成立於1998年的Pay-Pal,有超過1.1億活躍註冊賬號,在全球190個國家和地區以25種貨幣使用。2011年總交易額1180億美元,同比增長29%,跨境貿易佔25%,移動支付40億美元,預計2012年移動支付額達到100億美元。在金融産品方面,提供包括延期付款、買方信貸、信用卡、貨幣市場基金等多種服務和産品,是新的增長點,對美國的銀行在相關業務上形成了強有力的替代。 
  中國銀行業的傳統 “敵人”(金融脫媒)還未正式出現,新生態“敵人”已經來臨。這個新“敵人”就是網上銀行或稱互聯網金融模式。在中國,第一個外行攪局者就是阿里巴巴的支付寶和餘額寶。
  近日,支付寶終於正式與天弘基金推出基金理財産品餘額寶。這種金融創新産品,實質上是金融業的一種貨幣基金。貨幣基金是傳統金融脫媒的主要力量。但與傳統不同的是,它又有新金融生態特徵:互聯網金融。 
  毫無疑問,支付寶和餘額寶是銀行業的新“敵人”。它具有新生態金融形式,又有傳統“敵人”的實質(貨幣基金)。中國銀行業皇帝式的幸福生活已經到頭了。因為,銀行業的敵人愈來愈多了。 
  利率市場化、金融脫媒,加上互聯網金融,都會使整個銀行業開始還利於民眾和企業。這是中國經濟之福祉,也是銀行業未來的必然趨勢。 
  銀行業既有傳統“敵人”也有新生態的“敵人”。這是理解蓋茨“傳統銀行是要在21世界滅絕的一群恐龍”的核心。 
  餘額寶作為一種新的貨幣基金形式,優勢實在明顯。比如説,1元可買基金,尚有消費、轉賬支付功能。且貨幣基金是風險最低的一種理財産品。而更大的優勢是,網上龐大消費和投資群體。 
  今年以來,困擾中國經濟最大的問題是,金融熱+經濟冷、錢去哪了?這只能説明中國金融業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 
  李克強總理最近就&&:我們將堅定不移推進金融市場化改革,健全現代金融體系,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匯率市場化的改革。目前,中國金融業資産已超過150萬億元人民幣,外匯儲備達3.4萬億美元,盤活金融資産、激活金融市場潛力很大。 
  可以毫不誇張地説,這筆天量金融資産搞活了,中國經濟就活了。而且金融業的就業人數可增加3~4倍,更重要的是,這是高素質、專業化的就業人群。
  我們都應該明白的是,未來大國之間的競爭,更多表現在金融領域。我們更應該警醒的是,金融“搶劫”財富,是合理、合法的。世界第一金融強國,美國就是這樣幹的。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餘額寶”的創新意義 2013-06-19
餘額寶“攪局” 金融業應規範前行 2013-06-18
餘額寶實為買基金 需小心風險 2013-06-18
餘額寶倒逼推進利率市場化 2013-06-18
天弘基金聯手支付寶推餘額寶 二股東連續漲停 2013-06-18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