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了大氣污染防治十條措施,研究促進光伏産業健康發展。會議指出,要圍繞穩增長、調結構,陸續&&擴內需的舉措,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 光伏産業是新能源産業的重要發展方向,中國光伏産業已具有相當國際競爭力,但受全球光伏市場低迷、國內市場應用不足等影響,目前出現生産經營困難,必須支持光伏産業走出困境並健康發展。此前歐盟委員會宣布,從今年6月6日起,對中國光伏産品平均徵收11.8%的懲罰性關稅。如果截至今年8月6日中歐雙方未能達成協定,歐盟臨時性反傾銷關稅平均將提高到47.6%。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促進中國光伏産業發展的一系列舉措是為了應對歐盟等國際貿易夥伴對中國光伏産品出口採取的貿易保護主義措施。 近些年來,不只中國的光伏産業受到國際貿易夥伴貿易保護主義的羈絆,其他一些産業也不同程度地受到貿易保護主義的影響。歷史經驗表明,往往在經濟衰退時期,貿易保護主義就會抬頭,甚至會愈演愈烈,只不過不同時期貿易保護主義表現的“面孔”不同而已,比如大規模發鈔就是一種變相的貿易保護。歐洲、美國等發達經濟體至今依然未走出衰退的陰影,可以預料的是,貿易保護主義在未來相當一段時期還會存在。我們對此應有清醒認識,應採取順勢而為的有效措施應對。 其一,堅持擴大對外貿易戰略不動搖,不能因貿易保護主義的存在就放棄擴大出口貿易的戰略。世界經濟發展歷史經驗表明,擴大海外市場、加強對外經濟交流是推動一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也是確保一國不落後於世界的重要保證。中國經濟發展的歷史經驗也表明,堅持對外開放、擴大海外市場是推動中國經濟強盛的“鑰匙”。在中國幾千年的發展歷史上,多數時期是對外開放的,這是中國在古代強盛於世界其他國家的重要原因之一。明清閉關政策,使中國錯失向西方學習先進生産技術和管理經驗的機會,使中國在近代大大落後於西方發達國家。從中國經濟發展現狀以及未來趨勢看,中國要真正成為經濟發達國家,就必須堅持對外開放,盡最大可能擴大海外市場。這樣做,不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支撐中國經濟發展,而且更為重要的是,可以使中國企業持續學習並適時跟蹤掌握世界先進生産技術和管理經驗,可以“逼迫”中國企業不斷創新。在貿易保護主義面前,不僅不能退縮,恰恰相反,要更大規模地擴大對外交流,更大範圍地擴大海外市場。以中國的光伏産業為例,中國的光伏産業已具備相當的國際競爭力,不能因為國際貿易夥伴採取貿易保護主義就往回縮,要採取有力、有利、有理、有節措施繼續擴大光伏産品對外出口。 其二,適應經濟形勢新變化,盡快實現由傳統貿易優勢向新型貿易優勢轉變。在相當一段時期,中國傳統貿易優勢主要依靠廉價勞動力成本以及技術進步帶來的價格優勢,這種貿易優勢在世界經濟增長穩定時管用,在世界經濟低迷時期就會受到貿易保護主義制約。從現狀以及長期發展趨勢看,中國難以繼續依靠傳統貿易優勢擴大出口貿易,勞動力成本上升趨勢難以逆轉,産品低廉價格易受到貿易保護主義衝擊。中國應建立新的貿易優勢,包括出口産品的品牌優勢以及難以模仿的技術優勢。國際上許多産品出口不是依靠價格優勢,而是依靠産品品質建立起來的品牌優勢,這點值得中國製造業學習。此外,還應持續創新,掌握競爭者難以模仿的核心技術,以此來提高産品質量,在與國外産品同樣價格甚至高於其價格的條件下擴大産品出口。 其三,採取面向全球戰略,優化産品出口地域結構,擺脫依賴國外少數出口市場的困境。如果出口産品過度依靠少數市場,一旦對方經濟出現衰退,或對方採取貿易保護主義措施,中國相關産業容易受到大的衝擊。中國企業應放眼全球,應捕捉地球每一角落的貿易機會,將産品觸角伸向地球上的每一個市場,以此優化産品出口地域結構。中國未來應繼續擴大對發展中國家的産品和勞務出口。優化産品出口地域結構,需要中國與更多的國家加強文化以及社會方面的交流,加深與更多國家的了解,建立起互信穩定的外交關係和經貿合作關係。此外,中國應與更多的國家和地區建立自由貿易區,借此促進對外交流並擴大對外貿易。中國應在建立亞洲自由貿易區上付出更多的努力。 其四,充分利用國際貿易組織(WTO)規則維護相關權益,不回避貿易戰,善於打貿易戰。在貿易保護主義面前,退讓、回避不是良策,中國在適當時機應予以回擊,否則被“貿易保護”的事情會越來越多。回擊貿易保護主義、回擊所謂的“雙反”也是世界各國的普遍做法。作為WTO成員國,中國應合理利用WTO相關規則爭取合理合法的權益,維護貿易上的公平待遇。 其五,在擴大海外市場的同時,擴大國內市場。中國人口眾多,人均收入水平逐年提高,居民財富逐年增加,國內市場規模及其潛力巨大,中國在擴大出口貿易的同時,應盡最大力量刺激國內市場,擴大國內市場規模,進一步激活國內市場潛力。擴大國內市場,發展高鐵是不二選擇。中國未來財政支出應更多地投向高鐵,使高鐵伸向更廣更遠更深地區。發展高鐵,可以增加産品流通速度並擴大産品流向區域範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