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空置房數量不應是謎
2013-06-17   作者:21世紀經濟報道社論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分享到:
【字號
  近日,有一著名投資人稱,“在北京至少有五六千個手裏有300套房的房東,這在中國任何房地産市場調研報告中都找不到”。他這番言論立即在網絡上引起關注,輿論質疑數據的真實性。
  這種少數人掌握北京大量房源的觀點在地産市場並非罕見,而是一種無法用統計數據支撐的模糊事實,只是沒有這麼誇張而已。由於相關數據並不公開,市場只能依靠猜測,大多時候用另一種反映富人投資情況的數據來驗證,即空置率。
  作為首都,北京是全國的政治與經濟中心,擁有全國最好的教育、醫療、文化、科技等資源,所以,北京被認為是中國最具有住房投資價值的地區。在過去的十年,地方上各種暴富人群以及其他有能力階層紛紛進京投資房産,這也推動了北京房價的上漲。今年初,陜西神木縣農村商業銀行副行長龔愛愛就被爆在京有幾十套房産。
  至於北京有多少房屋空置,去年北京市公安局人口管理總隊曾進行過調查。調查報告稱,北京全市房屋總量1320.5萬套,標注出租房屋139萬戶,核對空置房屋381.2萬戶。這一數據引起市場震驚的同時,更多的是懷疑,市場並不認同北京有如此多的空置住房,大家懷疑這項調查可能濫用了“空置房”這一概念。
  調查人員解釋,他們閒置住房的判斷標準是辦理入住手續後一直無人居住,或最近連續半年無人居住。雖然其中可能有一些特殊情況(出差等)造成誤差,但足以説明北京的房屋空置率比較高,比例高達28.9%。事實上,雖然舊房很難判斷其空置率,但近幾年新建樓盤卻可以通過中介大體了解,一般而言,新建樓盤的投資率(相當於空置率)大都高於1/3。
  北京新建住宅的高投資率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這也是造成北京房價過快上漲的主要原因。因此,對樓市的調控政策,限購成為最具殺傷力的手段。在過去幾年,限購打擊了外地購房投資者。但開發商隨之而來的是保持低供應量,通過意向性預購確定是否開工,這進一步推動了房價上漲。
  在市場上,有相當多投資客目的是短炒,即新樓收房後立即在二手市場掛牌出售,儘管客觀上助漲房價,至少很快流通到剛需客戶手中。但有大量投資者屬於長期囤積住房,即這些資金寬裕的富人,並不想通過投資房屋出租或賺取短線差價,而是長期空置炒長線。甚至有些也不是“炒長線”,只是確保個人資産的安全性,就像購買黃金一樣,放在那裏圖個安心。
  一種觀點認為,市場應該交易自由,而不應區分是何種需求和目的,比如住房具有投資價值而不僅僅只有居住功能。這種論點顯然忽略了居住屬於民生必需品,如果在一個收入差距很大的國家,有錢人不斷收購新房囤積而讓房價越來越高,導致無力購房的普通人最後甚至都不能承擔租房費,那麼,社會不公加劇會導致不穩定。
  在西方國家,房屋空置的稅務和法律成本極高,以至於幾乎沒有人想通過投資住房生財。在人口眾多而土地稀少的中國,囤積住房浪費資源的行為更不應該容忍。但是,地方政府得益於房價上漲帶動地價,與高房價利益相關。
  考慮到北京住房增量供應過少,政府應該將存量空置住房逼向市場,對家庭第三套住房開始徵收房産稅是一個合理的方法,增加市場供應並減少空置率。政府不應期望在房價上漲中受益,因為房價過高會趕走投資者和更多人才,削弱城市競爭力,甚至可能增加經濟的不穩定性。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北京“空置房”數據遭業內質疑 2012-06-08
業內預估北京空置房20萬-30萬套 2012-06-07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