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股市近來亂象叢生,平均股價從16000日元一路下滑,最低點跌至12548日元。6月10日突然大幅反彈,股價爆漲656日元。然而,第二天股市又掉頭下跌,12日收盤時平均股價為13289日元。 股市動蕩牽扯日元匯率由疲軟轉為堅挺,升值勢頭明顯,日元對美元匯率從106日元兌1美元一口氣升至96日元兌1美元。而且日元升值和股市下跌形成互動,許多出口企業股票價格因日元升值影響其業績而下跌,同時,這也促使投資者恐慌性地抽回股市資金投向匯市,推動了日元走高。 對於這一局面,日本政府憂心忡忡,不斷放話穩定人心,一些經濟專家也出面安撫,説“股市下跌只是暫時性調整,很快會趨於穩定”,但話聲未落,股市又跌聲四起。顯然,這些分析和評説難以服眾。 股市大跌表明日本量化寬鬆政策露出破綻,其副作用終於爆發。在日本政府授意下,日本央行推出史上最大規模的量化寬鬆政策,向市場無限量投放貨幣,希望能給企業擴大投資創造良好的環境,促進經濟回升。但是,早有專家學者指出,這種無限量寬鬆政策的副作用很大,會攪亂金融市場,實體經濟未必會受益,相反可能引發股市和債市的持續動蕩。事實證明,以對衝基金為首的國際炒家果然瞄準日本流動性氾濫和經濟前景虛迷的弱點,大批量低成本籌措日元資金,投向股市,拉高股價後又獲利回吐,大量拋售,結果他們在股市和匯市上贏得“雙豐收”。顯然,給國際炒家提供這種機會的正是日本金融當局。 其次,股市大跌表明日本經濟復蘇遲緩,前景並不明朗。儘管日本政府、央行和媒體近來不斷搬出各種數據證明日本經濟已經步入回升軌道,但事實上經濟復蘇的步伐並不踏實。人們看到,目前的繁榮更多表現在股市等虛擬經濟上,在企業層面,由於對前景缺乏信心,因此既不敢擴大設備投資,又不願提高職工工資。宏觀層面上,貿易赤字不斷擴大,日本出口能力下降,國內需求仍舊低迷。這些均令投資者小心謹慎,不敢出手長期投資。 第三,股市大跌表明人們對日本政府的一系列宏觀政策和改革措施信心不足。安倍上&後放出振興經濟的“三支箭”,即寬鬆的金融政策,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産業振興政策,其中産業振興政策是經濟界和企業最為關心的。從最近安倍連續公布的産業振興政策看,華麗的詞藻和動人的數值目標較多,具體實施措施較少,特別是人們普遍關注的結構調整和放寬限制、減少企業負擔方面,安倍的承諾並不多。日本經濟長年萎靡不振,歷屆政府雖然公布了不少振興措施,但都口惠而實不至,多次讓企業和投資者空歡喜一場。人們擔心安倍內閣此次又將是老調重彈,無功而返。股市大幅動蕩充分反映了投資者的這種擔心和恐慌心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