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調控轉軌≠政策放鬆
2013-06-07   作者:費楊生  來源:中國證券報
分享到:
【字號
  近期土地市場火熱,折射出開發商對未來行政調控手段退出、享受城鎮化“盛宴”的樂觀預期。應當承認,樓市調控模式從行政主導向市場主導切換已現端倪,但需要警惕的是,調控轉軌不可能朝發夕至,更不等於政策放鬆。事實上,轉軌成功更需既有政策的護航和市場環境的平穩。
  樓市調控轉軌的預期是近期土地市場和新房市場升溫的主要原因。現行的樓市調控模式是行政主導,突出表現在限購、限價、限貸“三限”上。這種行政主導的模式對於短期內抑制房地産泡沫放大有一定效果,但也遭遇了“越調越漲”、假結婚、假離婚怪相叢生的尷尬。目前經濟結構調整步入“深水區”,新型城鎮化建設強調去房産化,政府簡政放權、推動職能轉變,樓市調控模式向市場主導型轉軌顯得更為迫切和必要。
  多種跡象顯示樓市調控步入轉軌期。從今年3月以來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和高層表態來看,房地産調控言之甚少,提及時主要強調兩方面內容:一是保障房建設,強調加快落實建設任務,健全分配製度,推進公租房、廉租房並軌;二是加快建立房地産穩定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房産稅改革試點下半年可能會有實質動作,此項改革被視為樓市調控模式加速向市場主導切換的風向標。可以預期,市場主導的調控模式將以保障房為核心,以保有環節徵稅為抓手。
  調控轉軌不能誤解為調控放鬆,恰恰相反,着眼於樓市短期穩定的周期性政策應保持穩定,以防止房價脫韁式上漲,保障市場環境的平穩,為調控模式的成功切換護航。歷次房地産調控顯示,行政主導的模式將重心放在抑需求上,在地方財稅體系等長期制度改革未完成的情況下,如果匆匆放開“三限”,房價的報復性反彈恐難避免。
  從目前的市場走勢看,一線城市的樓市環境有脫離“平穩”狀態的風險,而“平穩”狀態是調控部門、開發商、購房者都能接受的市場環境。風險的直接表現就是搶地大戰和房價上漲預期再度強化。公開資料顯示,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在5月份出現總價或單價“地王”,並且前5個月的土地出讓收入逼近去年全年水平。部分熱點區域地塊樓面價短短1個月上漲近50%,超過兩個月前的在售商品房價格。地價上漲強化了房價上漲預期,並與目前新房市場量價齊升的局面疊加,加劇一線城市樓市可能“不穩”的擔憂。此外,不少地方對新型城鎮化的認識仍未打破“造城運動”的思維,做大土地收入“蛋糕”的動力強勁。一些地方政府追求GDP增長的政績觀也尚未打破,捨不得房地産這個政績工具,落實樓市調控政策不積極。
  鋻於此,目前探討行政調控的全面退出不合時宜,更可行的是在堅持市場邏輯的前提下,對既有政策進行完善和修正。例如,優化預售證管理,加大市場供給;強化閒置土地監管,重罰囤地行為。當然,更緊迫的是又好又快地推進房産稅改革試點擴圍,使其發揮樓市“穩定器”作用。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樓市調控必須有長效措施 2013-06-07
私募"攪局" 樓市調控面臨新考驗 2013-06-04
樓市調控應“四破四立” 2013-05-28
樓市調控必須實現“存量優化” 2013-05-27
樓市調控應更多利用有效經濟杠桿 2013-05-22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