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項轉移支付的制度安排待完善
2013-06-06   作者:第一財經日報評論員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分享到:
【字號
  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點工作中,要求“削減、合併一批專項轉移支付項目”。專項轉移支付俗稱“專項補助”,按201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今年中央對地方的專項轉移支付為19265.86億元,可謂一塊大蛋糕,沒有哪個地方不想多得一點。
  審計署的審計報告顯示,很多“專項”沒有管理辦法,沒有資産考評機制,或處於“正在研究”狀態。
  對通過“專項”花掉的、每年接近2萬億元的公共財政支出,迄今沒有一個完善的監督管理辦法,必然導致大量跑冒滴漏和“尋租式轉移”。曾任國家審計署審計長的李金華説,轉移支付從中央部門一直流到村莊,渠道很長,這個水渠是要“滲水”和被“截流”的,有時候水流到村裏面就沒有了。審計署2005年的抽查顯示,中央轉移支付有一半以上沒有納入地方財政預算,脫離人大監督,甚至脫離政府監督。2011年審計報告指出,部分專項轉移支付未實現預期目標,如抽查144戶取得“淘汰落後産能獎勵資金”的企業中,有45戶虛假申報套取資金2.41億元,13家未按規定淘汰落後産能;抽查35個已完工的金太陽示範工程補助項目,有10個建成即閒置,16個實際年發電量低於設計標準。照此推算,“專項”出問題的概率實在太高。
  中國真正需要花錢的地方很多,而花了很多錢的“專項”到底花在哪,效果究竟如何,卻沒有詳實的數據進行判斷。很多人批評土地出讓和IPO的問題,其實,去年中國IPO融資額為1100億元左右,相比“專項”絕對是小巫見大巫。很多監督的眼光盯着IPO,有多少能盯到相對封閉的“專項”呢?
  創設各種專項名目,從下到上一層層公關,甚至形成“專項”中介服務市場,明碼標價,分成提傭,各地這方面的“創新”很多,而上面掌握專項經費的“唐僧”們門庭若市,肉總是越長越多,仿佛永遠吃不完。有的縣都有幾百種“專項”,區區幾個人監督資金使用,怎麼可能呢,擺擺樣子罷了。
  我們希望完善專項轉移支付的制度安排,但如果“唐僧”身上就是有那麼多肉,又如何止得住那些垂涎的口水呢?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代表建議:大幅減少專項轉移支付 2013-03-13
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將擴容至20項 2013-06-04
七部委聯合開展環保專項行動 2013-06-03
發改委將專項核查部分企業債發行 2013-05-24
北京市工商局西城分局開展兒童用品專項檢查 2013-05-23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