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來,日本股市連續幾個交易日出現劇烈震蕩,日經225指數繼5月23日暴跌7.32%後,5月27日再度大跌3.22%。關於日經指數出現暴跌的成因,市場分析人士給出了多種解釋,但背後究竟是什麼主導尚不明確。日本媒體把股市下挫歸咎於近日中國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低於預期,中國5月滙豐製造業PMI預覽值意外降至49.6%,為7個月來首次跌破50%關口,可能預示着中國製造業出現疲軟跡象,這與此前一些媒體判斷中國對日本經濟影響的觀點不一致。而其他國際媒體認為,由於此前美聯儲主席伯南克稱可能減量化寬鬆規模,日本股市受挫可能是市場出於對此的擔憂。也有些學者認為,日本股市的短暫暴跌可能源於市場對安倍超寬經濟政策的疑慮增多。 本次日經指數出現暴跌,究竟是經濟基本面出現了問題,還是市場不確定性增加了恐慌情緒呢?美國經濟學家克魯格曼認為,當金融市場發生很大的波動時,也許完全無法給出基本面的解釋。他給出的事實是日本國債收益率在日本股市大跌時並未出現根本性變化,而且本該貶值的日元卻出現升值,這可能意味着,對亞洲經濟增長疲軟和日本債務危機的擔憂並不能解釋日經指數的暴跌。對於市場對日本債務危機的擔憂,在5月22日的日本央行貨幣政策會議上,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日本央行將以靈活的方式進行購債操作來應對債市波動,政府可能會堅持財政重組的立場,防止日本國債收益率急速上漲。 筆者以為,日經指數暴跌與日本年初&&的超寬貨幣政策有密切關係。由於安倍政府強力主張推行超寬貨幣政策,日本央行實施史上最大規模購買資産的“雙料寬鬆”,以期抗擊通縮和提振內需,短時間內導致日元快速貶值和日本股市單邊上揚。由此筆者認為,日本股市下跌首先是來自於股票市場的恐慌性反應,而其背後是對於日本貨幣政策動向的擔憂。 之前受安倍政府雙料超寬政策刺激,日經指數漲幅過猛,從8000點的最低點攀升至15900點關口上方,日經股指漲幅高達80%以上。日本金融系統的大規模注水,促使股市連續上漲,具有一定泡沫成分,回調壓力較大。與此同時,全球範圍內各國均處於寬貨幣、緊財政的政策空間下,寬鬆貨幣政策具有較大的滯後性,短期內難以刺激真實需求有較大起色,而捉襟見肘的財政政策對需求的影響有限,單靠貨幣政策顯然短期內很難挽救經濟,在此背景下投資者可能會産生恐慌情緒,容易在獲利後拋售。短期內,投資者可能在政策期待和不確定擔憂中猶豫徘徊。 日本股市的幾番下跌,可能是個重要的警示。它反映了市場對“安培經濟學”的不信任,尤其是對日本央行寬鬆貨幣政策的效果&&擔憂。近日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對股市的打氣並沒有獲得良好反響,日本股市仍面臨震蕩下行的壓力。很顯然,日經指數的暴跌具有明顯的溢出效應。受此影響,整個亞太股市出現短暫下跌,這説明國際市場受恐慌預期影響加劇股市震蕩。根本上看,判斷日本股市長期的變化,仍需密切關注日本央行長期堅持超級寬鬆的貨幣政策意願動向和效果,因為任何變化都可能引發投資者的心理恐慌,而在之前的日本央行貨幣政策會議上,部分央行成員依舊擔憂能否在2016年3月達到2%的通脹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