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債務豈能讓納稅人償還
2013-05-31   作者:吳睿鶇  來源:證券時報
分享到:
【字號
  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三季度,鐵道部的總資産為43044億元,負債為26607億元,資産負債率為61.81%,稅後利潤則為負85.41億元。每年僅僅付利息這一項,就達到60億元左右,到了“十二五”末,鐵道部貸款本息更是有可能達到4萬億之巨。
  據媒體報道,中國鐵路總公司最近一直在跑國務院匯報情況,想讓國家把鐵總背負的債務給免除了。顯然,新成立的鐵路總公司,面對這筆天文數量般的債務左右兩難:倘若要還這筆賬,就要提高客運與貨運價格,這又會遭到民眾的反對;由國家買單以讓鐵路總公司輕裝上陣,同樣會激起更大程度上的民意反彈。
  應當説,鐵路部門的鉅額債務,不能再參照以前模式,不能全部由納稅人買單。鐵道部的2.66萬億負債,倘若真如報道所説的那樣全由國家買單的話,相當於13億中國人每人負債2000元人民幣。2012年中國公共財政收入為10.37萬億元,2.6萬億佔比超過20%,這樣既不公平,也不正當。
  退一邁步講,倘若真想讓納稅人全部償還鐵路債務的話,前提必須是:鐵路部門的所有投資都用在刀刃上,沒有浪費和腐敗行為。可現實卻是,鐵道部門的貪腐和浪費驚人:一個自動洗面器7.2395萬元,一個色理石洗面&2.6萬元,一個感應水閥1.28萬元,一個衞生間紙巾盒1125元……最後組合成總價三四十萬元的整體衞生間。這些産品均由官員們欽定的供應商提供,號稱要用20年的産品剛下線就狀況頻發。緊接着,鐵道部的“宣傳大片”和天價網站又橫空出世。
  破解鐵路部門的鉅額債務,完全可以尋找其它路徑。譬如讓民間資本進入,以提高鐵路市場競爭活力,還可以成立專門的資産管理總公司,專門處理歷史上各種債務問題。此外,學習日本的經驗,將鐵路總公司分開,比如分為鐵路建設總公司和鐵路運營總公司,進行專業化運作。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謝旭人:鐵路債務水平安全、合理、可控 2011-03-08
規避鐵路債務危機應讓民間資本參與融資 2011-02-24
引進民間資本規避鐵路債務危機 2011-02-23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