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國家外匯管理局的數據顯示,從4月1日至5月27日的36個交易日裏,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16次創出2005年匯改以來新高,並在5月24日一舉升破6.19關口。至今,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今年已累計升值1.66%,大大超過2012年全年升值幅度。而且,人民幣對非美元的升值更是凌厲。
人民幣快速升值,意味着當前中國經濟並非如一些人想的那樣糟,而是正沿着政府宏觀調控目標前行。也就是説,最近人民幣升值更多的是建立在對中國經濟未來增長的信心基礎上的。還要指出的是,人民幣升值與全球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進一步深化、全球市場熱錢流入中國有關。應該看到,全球量化寬鬆正愈演愈烈,尤其是日本更是把量化寬鬆政策推到極致,令全球市場流動性氾濫。
人民幣匯率升值是一把雙刃劍——升值會吸引更多外資進入中國,但如果升值過快,導致大量國際熱錢流入,不僅會讓中國經濟過熱,也會讓中國資産價格快速上漲,給中國經濟帶來巨大的風險。人民幣快速升值還會嚴重影響國內企業的競爭力,導致出口全面萎縮,讓中國經濟增長進一步放緩。
對於上述風險,相關部門要密切關注。應該把匯率變化控制在小幅雙向變動上,這樣才能減弱境外資金進入中國的動能,也才能讓國內與出口相關的企業逐漸調整,來適應新的經濟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