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經濟學”藥不對症
2013-05-28   作者:張季風  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
【字號
  在“安倍經濟學”的刺激下,日本經濟近期出現了些許轉機:一季度實際國內生産總值環比增長0.9%,好於外界預期。但是,4月份日本貿易逆差8700億日元(1美元約合101日元),創歷史新高;5月23日,日經平均股指暴跌7.3%,27日再度大跌3.22%。凡此種種,令日本經濟好像坐上了過山車,不免讓人眼花繚亂。上述現象雖看似矛盾,但實則反映出“安倍經濟學”的局限性,這是提前釋放的一種危險信號。
  具體來説,一季度日本實際國內生産總值環比增長雖達到0.9%,但名義國內生産總值增長率僅為0.4%,緊縮指數仍高達0.5%,為上季度的2倍多,這説明通縮壓力絲毫未減;職工工資仍為0.5%的負增長,這意味佔國內生産總值60%的個人消費難以提高;出口雖增長3.8%,但主要還是對前三季度零增長和負增長的反彈;企業設備投資連續5個季度負增長,説明企業尚未擺脫經營困境,經濟復蘇十分脆弱。 
  從貿易情況看,日本已連續10個月出現貿易逆差,4月份再現鉅額逆差實則在預料之中。在世界經濟下行背景下,生産成本上升削弱了企業的出口能力,特別是實施超寬鬆貨幣政策後,人為推動日元大幅貶值,不到半年時間日元對美元匯率貶值27%。日元貶值雖促進了出口,但同時也增加了進口成本。在進口數量與價格不變的情況下,日元貶值造成的進口損失,説不定會大於擴大出口的效果。日本自釀的苦果也只能由自己慢慢品嘗。 
  就股市而言,安倍上&不到半年,股市飆升了66%,但虛高的特徵明顯。日本的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嚴重乖戾。也就是説,股市回升並非企業業績上升和實體經濟增長帶來的,而只是靠“安倍經濟學”的預期吹起來的。一旦市場對預期産生某種懷疑,股市必然發生震蕩。
  日本經濟的問題是結構性問題,如人口老齡化、政府累積債務不斷上升以及創新不足等,這不是短期量化寬鬆政策所能治愈的。而安倍及其智囊卻將問題的癥結歸於通貨緊縮,試圖強行推高通脹,但此路未必行得通。眼下,日本經濟急需解決“有效需求不足”問題。然而,“安倍經濟學”卻與擴大個人消費、擴大收入以及擴大企業設備投資幾乎不搭界,“藥不對症”,何談療效?另外,日元貶值雖能促進出口,但出口對象國搞不定,擴大出口的目標也難實現。中國是日本最大的出口市場,今年前4個月,日本對中國的出口同比驟降13%。對中國的出口不能提高,日本的外需實難擴大。
  從日本經濟的近期走向來看,隨着10多萬億日元的公共投資陸續到位,日本2013財年有望實現2.5%左右的較高增長率。進入2014年後,隨着公共投資的效果逐漸減弱,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預期效應也將隨之消失,加上明年4月日本將提高消費稅,勢必會出現一定階段的消費疲軟。更重要的是,人們看不到解決財政困境的希望,內需外需都難以擴大,未來經濟增長勢必大幅減速。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安倍經濟學”難逃國債市場關 2013-05-23
從安倍經濟學到安倍心理學 2013-05-22
“安倍經濟學”隱憂 2013-05-22
“安倍經濟學”快速見成效得益於執行力 2013-05-20
安倍經濟學成敗在於結構性改革 2013-05-14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