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為歐洲懷疑論者提供了有益教訓
2013-05-27   作者:《獨立報》5月25日專欄文章  來源:上海證券報
分享到:
【字號
  保守人士喜歡引用瑞士作為例子,來説明一國既可處於歐盟外圍,又可在歐洲貿易。然而就瑞士自身而言,這一模式的利益並沒有如此突出。尤其當對其避稅地身份遭遇嚴查後,瑞士發現長期以來的商業友好性降低了。
  2009年,瑞士聯合銀行集團受到美國稅務局的圍追堵截,美國要求瑞銀提交數千名涉嫌逃稅的美國客戶賬戶信息,瑞士銀行據以立本的保密制度受到震動。雖然瑞士國內有呼聲認為這是美國對私有公司以強凌弱,但最終瑞銀還是妥協了。這次來自華盛頓的襲擊如此嚴重,以至於心生不安的客戶紛紛取回存款,一些瑞士銀行不得不關閉。
  在美國市場遭遇困境後,瑞士銀行希望能在歐洲市場上彌補損失,歐洲市場規模巨大,富翁眾多。但手頭缺錢的歐洲各國政府也自有打算。今年以來,歐洲各國已慢慢地迫使離岸中心分享他們影子客戶的信息,而瑞士則發現他們完全受到了孤立,儘管瑞士現在仍能與歐盟各國交易,但肯定會愈加感到壓力在增加。因為不屬於歐盟,瑞士便沒有力量來影響爭論,沒有杠桿來協商補償性津貼。很明顯,瑞士政治家希望借助交易銀行的保密制度來獲得通向歐洲客戶和市場的更多途徑,但歐盟拒絕協商。
  對於瑞士抱有樂觀主義的人士指出,因為瑞士銀行作為財富安全的天堂有悠久歷史,瑞士銀行業將能存活下來。但現在情況已不同,瑞士聯合銀行已交出了近4500名美國富人的銀行信息,而瑞士銀行的僱員也被曝光出賣用戶資料。銀行保密制度逐漸成了歷史,其死亡所造成的痛苦正逼近瑞士的私人銀行。 (作者係《獨立報》擁有者葉夫根尼?列別捷夫的顧問吉姆?阿米蒂奇 賀艷燕 編譯)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歐盟該學學瑞士德國 2013-05-27
我國與瑞士達成自貿協定 絕大部分産品將零關稅 2013-05-26
黑石將收購瑞士信貸私募股權業務 2013-04-24
瑞士銀行業稱有能力應對銀行保密制度的變化 2013-04-22
瑞士食品飲料巨頭雀巢第一季度銷售額增長5.4% 2013-04-19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