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元貶值給人民幣帶來巨大隱患
2013-05-27   作者:劉煜輝(中國社科院金融所)  來源:中國證券報
分享到:
【字號

 
  劉煜輝

  雖然自去年11月以來,日元大幅貶值確實提高了日本出口部門的利潤,拉動日本股市大幅上漲,同時增強了消費者信心,但到目前為止,出口訂單數量尚未出現實質性提升。
  出口頹勢被認為符合“J曲線效應”,匯率走軟會使一國的貿易狀況在長期內有所改善,但就短期而言則可能擴大貿易逆差,因為海外客戶調整供應商或需數月時間。由於日元貶值,進口成本大幅上漲。因此,4月份日本出口總額較上年同期增長了3.8%,達到5.78萬億日元,而進口總額則增長9.4%,達到6.66萬億日元。進口費用大大升高,也給日本工業品、消費品價格帶來重大影響。儘管日本CPI同比由於去年2、3月環比基數高而仍未擺脫下行態勢,但不計食品與能源的核心CPI環比已顯示通脹回升跡象。
  由於通脹預期出現,日本大型銀行4月凈賣出以中長期為主的國債2.7萬億日元(約人民幣1605億),而3月凈買入7800億日元,投資方向出現逆轉。10年期日本國債收益率日前升至一年多來最高水平,較之3月份的低點勁升接近50個基點。這是觸發5月23日日經指數暴跌的導火索。
  長債收益率顯著上升,將誘發日本金融部門資産減值的預期,進而可能導致信用緊縮效應,從而加深日本經濟的衰退,日股在此預期下誘發獲利盤大幅拋售而暴跌。這僅僅是這一邏輯的開端。
  面對長債收益率的上行,日本央行沒有選擇,只能通過進一步量化寬鬆將其壓回去。日元短期會受息差影響而産生反彈,但日本央行實施量化寬鬆後會重回跌途。日本國債收益率短期被壓回後,如果通脹預期消除不了,國債收益率很快會重拾升勢。日股尤其是金融股將被沽售,由於日本金融部門資産損失的減記壓力,很可能導致海外撤資或引爆整個泛太平洋資産市場下跌浪。
  量化寬鬆始終存在一個尷尬的經濟邏輯:為了壓制長端利率,需要不斷拓展量寬規模;而這又可能加深市場疑慮,促使投資者加快逃離國債市場,最後利率再度升高,需要更大規模量化寬鬆來壓制,也就是中國成語中的“飲鴆止渴”。
  要走出尷尬,有兩種情況。一是消除通脹預期,客觀上延展量寬的空間。邏輯上講,中國經濟若提前主動減速,或美國經濟復蘇加速致美聯儲貨幣政策正常化提速,都可能導致大宗商品市場顯著下跌,這兩種場景或能緩釋日本量寬尷尬。二是量寬導致的日元貶值開始顯著地提振日本的經常賬戶。一個經濟內生動能發力時,其利息跑得比通脹快,實際利率是上升的;收入跑得比利息快,經濟不怕利息的回升,利息回升恰恰是經濟上升動能增強的結果。此時,銀行可能因為利息上升而遭受資産減值,但生息資産收益率上升銀行能獲得有效的補償。客觀上講,日本經濟目前面臨一系列結構性問題,在找到有效克服的措施前,出現第二種情況的概率不大。
  對於中國而言,中期來看,日元貶值形成的外部風險是人民幣未來的重大隱患。因為和過去幾十年不一樣的是,現在日本的高端電子産品、汽車和工業産品是跟韓國、台灣和中國大陸等鄰近經濟體直接競爭。這種情勢有可能逼迫東亞其他經濟體壓低本幣匯率。作為這個區域內幾乎是唯一缺乏彈性的貨幣,人民幣將顯著地放大這種風險,從而對2013年中國的經常賬戶構成明顯的壓力。
  中國央行的匯率政策在“夾板”中左右為難。一方面,若要支持經常賬戶,就應要求人民幣弱勢應對“日元貶值+美元升值”;另一方面,要照顧身後龐大的經濟泡沫(房地産和産能),需要人民幣保持強勢,一旦人民幣匯率形成自我實現的貶值路徑,將引致資産價格快速下行,對國內信用緊縮壓力會陡增,因為過去十年的人民幣信用供給是以資産升值而擴張的,人民幣資産的縮水意味着信用條件顯著提升,由此而産生巨大貨幣收縮效應,從而導致經濟失速和人民幣更強的貶值壓力。
  “虛火”的人民幣強勢是“慢性毒藥”,可能導致經常項目盈餘惡化,最終加劇資本外流。若中國經濟能提前主動減速,釋放人民幣匯率的彈性空間,人民幣未來的壓力才有望得到緩衝,這實質上取決於宏觀決策者主動實施經濟減速的勇氣和決心。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日元貶值難救日本電器業 2013-05-17
日元貶值無法根本解決企業困境 2013-05-09
美財長稱將監視日本政府是否誘導日元貶值 2013-04-18
美國為什麼容忍日元貶值 2013-04-15
應對日元貶值之道 2013-04-03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