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毒副作用"的中藥難自證清白
2013-05-22   作者:盛翔  來源:中國青年報
分享到:
【字號
  百年老店同仁堂近來麻煩不斷。繼該店“健體五補丸”被檢測出水銀(汞)含量超標,遭香港衞生署發布公告召回後,日前又被爆旗下“牛黃千金散”及“小兒至寶丸”的硃砂成分含量,分別是17.3%及0.72%,前者超內地標準,後者則遠超香港標準。陷入重金屬超標漩渦的遠不止同仁堂一家。業內人士&&,老字號中藥品牌頻頻發生質量危機,為中藥生産安全性敲響了警鐘,其中尤以重金屬超標問題最令人擔憂。(《南方日報》5月21日)
  汞入中藥材並非罕見,很多中藥材都含有重金屬,汞本身也屬於一味配方。一直以來,硃砂也被認為有鎮靜安神的作用,因此被廣泛使用。現在的問題是,同仁堂以及其他老字號中藥企業藥品中的重金屬超標,究竟是人為添加超標,還是藥材本身重金屬超標?
  是藥三分毒,藥品産生毒副作用無法完全避免,關鍵是在治病與害人之間進行孰輕孰重的取捨。中醫的缺陷在於,缺乏藥物成分的毒理學研究,劑量指標更多的是依靠經驗;中藥的毒副作用即便對企業來説心知肚明,卻也無需詳細告知患者。對於中藥,民間流傳的一個常見説法是,中藥沒有毒副作用——藥品企業往往也不遺餘力宣傳這一點。可是,誠如鐘南山院士所言,不少中藥材對肝腎都有較強毒副作用。很多人覺得中藥無毒副作用,堅持長期服用,這種做法很不可取。
  事實證明,所謂“中藥無毒副作用”純粹是一種誤導。同仁堂汞超標事件無非再度驗證了這個常識而已——可是,這個常識在藥品説明書上卻得不到反映。中藥説明書往往都簡之又簡,以至於完全可以不看;可西藥説明書呢,往往很嚇人,不良反應與禁忌都特多,特別是很多進口藥品的説明書,放在最前面部分動輒就是很恐怖的“警告”。這給人的感覺是,看中藥説明書讓人很放心,看西藥説明書讓人很揪心——我們漂亮的煙盒與國外畫骷髏頭的煙盒,和這個其實是一個道理。
  按照藥品管理法規定,藥品包裝必須印有或貼有標籤並附有説明書,其上必須註明藥品的通用名稱、成分、規格、生産企業、批准文號、産品批號、生産日期、有效期、適應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禁忌症、不良反應和注意事項。現在,中成藥倒是都有説明書了,而且都有“禁忌症、不良反應和注意事項”等項目,可這些項目後面最常見的就是四個字“尚不明確”。讓人疑惑的是,不良反應、禁忌以及注意事項全部都不明確的藥品,為什麼就能容許上市呢?上市之前進行這些方面的毒理學研究,難道不是起碼的前提嗎?
  毒副作用並不會因為沒寫出來就沒有,患者的知情權必須得到保護。否則,在同仁堂汞超標等事件出來後,號稱“無毒副作用”的中藥根本無法自證清白。據統計,我國每年因“吃錯藥”而喪命的有20萬人之多。國家規範藥品説明書的相關條令已頒佈多年,但藥品説明書仍然存在“只説不明”、含糊其辭甚至自相矛盾的情況。試問,藥品説明書都做不好,藥品質量又能高到哪去?連對患者知情權的起碼尊重都沒有,還讓人怎麼相信“中藥無毒副作用”?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一枚硃砂紅色"美庫爾"郵票將在奧地利拍賣 2008-09-01
同仁堂産品汞超標被召回 "假藥説"力撇責任 2013-05-16
同仁堂稱健體五補丸正在復檢 中藥品牌頻陷危機引擔憂 2013-05-14
同仁堂“汞超標”懸疑:“絕非自産”保健藥何來 2013-05-10
同仁堂藥品汞超標疑雲待解 2013-05-10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