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産稅將擊穿中國樓市泡沫
2013-05-21   作者:鐘偉(北京師範大學金融研究中心教授)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分享到:
【字號
  越來越多的數據顯示,短期因北上廣深一線城市核心區的漲價,樓市永遠向上的幻覺被示範放大到了全國廣大的三四線城市。從中期看,房産稅的開徵可能成為擊穿中國樓市泡沫的利器。
  未來即將開徵的房産稅,和目前重慶、上海徵收的房産稅會有顯著不同,它是在持有環節針對全部存量房産徵收的稅種。發達國家的地方政府普遍開徵此類稅收,稅率大約在1%,不同區域和不同房産的稅率差異較大。
  未來即將開徵的房産稅,大約何時開徵呢?也許在2015年上半年。開徵房産稅需要具備全國統一的房屋産權登記數據庫,這個數據庫的形成有一些基本條件:一是你是誰?即個人的身份信息;二是你的家庭成員是誰?即家庭成員的組成和變動信息;三是你在中國境內持有的房産套數和類型;四是你及家庭成員的個人徵信、納稅等相應信息。因此全國房産統一登記制度需要公安、民政、央行、稅務和地方住建部門現有數據庫的集中和統一,逐漸從物理集中邁向數據倉庫。如果一切順利,該數據倉庫可能在2014年年中初步形成,在2015年上半年具備選擇一些省市進行開徵試點的條件。房産稅從空轉進入實轉的時間並不遙遠,也許就在2年左右。
  為什麼政府需要開徵房産稅?因為稅源不足。
  中國經濟目前並沒有擺脫2010年以來形成的持續放緩的大格局。如果從流轉稅的增速來倒推中國GDP增速,那麼在2012年可能是6.8%,2013年一季度則可能低至6.5%,從目前到2020年,中國GDP要維持7.5%的增速難度極大。在這樣的背景下,政府稅源日益枯竭。
  地方財政的困難尤其巨大,1994年分稅制後,地方財力日益萎縮,地方靠拖累銀行和逃費銀行債務,勉強維持到了2000年;此後靠土地財政,維持到了2008年;然後靠地方投融資平台,維持到當下。隨着營改增稅改的推廣,地方政府已不再具備任何主體稅種。通過向企業增加稅負已很困難,民企不堪重負,國企分紅艱難。因此,開拓稅源很自然地集中到了居民身上,而中國居民擁有的最大宗財富可能就是房産。
  那麼該稅將如何開徵?
  在我看來,如何開徵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房産稅對中國樓市的衝擊很可能被嚴重低估了。
  決策者也許會在稅基方面有所考慮,例如,按家庭成員的多少進行免稅面積的扣除,比如3口之家150平方米以下的住房免稅;例如,按房屋類型,進行免稅套數的扣除;例如,農民自建住宅、房改房、2套以內的商品房或經適房免稅。決策者還可能在稅率方面有所考慮,例如在一二線城市的房産稅率定得相對高些,而將三四線城市的稅率定得低些。
  我之所以強調如何界定免徵不重要,在於以下邏輯:一是較寬泛的免徵規定,會對三四線城市的財力補充作用有限,而較狹窄的免徵規定,則對民眾的廣泛不滿難以平息。二是即便從邊際角度看,只有中國的富裕群體才可能真正承受房産稅(例如僅對2套以上房屋開徵房産稅,並隨套數的增加而累進),那麼少數富裕群體拋棄房産投資,將帶來巨大市場震動。
  這就是投資中的羊群效應。對沒有多套房的居民來説,房價上漲本來就是紙上財富難變現,而對中高收入群體,如果富裕群體逐漸放棄投資房産,這種示範效應很可能被決策者忽略。比方説,中國居民儲蓄賬戶中,99.46%的賬戶餘額在50萬元以下,但這一定不意味着對僅佔賬戶數0.54%的高餘額賬戶收稅,會不引起儲蓄的急劇分流。
  房産稅為什麼會衝擊巨大?原因在兩方面,一是從中長期看,即便沒有緊鑼密鼓的調控,中國房地産市場也已進入平台期,此時&&房産稅政策,雪上加霜的效果更顯著。二是房産稅是標誌性的財富再分配政策。中國居民財産中最重要的形式是房産,國家統計局曾統計認為,房産佔中國居民家庭財産的70%,對這一部分徵稅影響極其深遠。哪怕是0.5%的稅率,以房屋産權70年計,也意味着本來屬於你的財富,瞬間有35%不再是你的了。中國居民的生活將更依賴於薪酬,而不是財産性收入。按馬克思的定義,沒有或較少擁有財産性收入,主要依賴出賣勞動生活,是無産階級的典型特徵。
  不僅如此,房産稅的開徵還衡量着政府執政的開明程度。房地産調控至今,之所以政策疊出,效果糟糕,與民意相悖,就在於政策決策的透明度低,民意參與度幾乎為零。因此,在開徵房産稅之前,真希望決策者能夠反思政策制定的目標、執行的效果和民眾的認同度。
  一是是否應考慮中國民眾如何保存其財富?2003年至今,M2增長5倍,GDP僅增3倍,對發鈔背後隱含的攫取通貨膨脹稅的衝動是否應該克制一下?二是地方財政至今步履艱難,是用房産稅來轉嫁問題,還是真正進行1994年以來的綜合財稅改革?三是在中國房産和土地所有權分離,房屋普遍建設在已交納土地出讓金的租用土地之上,房産稅開徵的法律依據是否充分?四是房地産劇烈調整的金融風險是什麼?曾有官員認為即便中國房價下跌50%銀行業也扛得住,這種判斷甚至比激進的學者更為大膽。五是沿用秘密討論、出其不意實施的舊習,還是保持足夠的決策透明度、公眾參與度?
  我悲觀地認為,關於房産稅的討論尚不夠充分,倉促的政策極有可能使中國樓市泡沫被擊穿,在未來的中期時間段內,除了一線城市和少數二線城市的核心區,其他地區的房産並不再具備投資價值,甚至可能成為棘手的風險資産。
  房産稅開徵之日,是房價見頂之時。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