鎘超標大米問題需進一步"脫敏"
2013-05-20   作者:余波(資深媒體人)  來源:長江商報
分享到:
【字號
  就像一唱三嘆,廣州大米鎘超標事件終於追出了公眾關心的污染名單及大米源産地。但也僅限於此。
  先是媒體報道,廣州對餐飲環節食品抽檢,四成五的大米和米製品被檢出鎘超標。但對於廣州具體哪些餐飲單位的大米鎘超標不合格,廣州食藥監局負責人&&,只公布數據,暫不便公布具體名單。這引發公眾質疑:“為何不能公布污染名單?這豈不是一方面告訴你‘有毒’,另一方面卻眼睜睜看著你‘中毒’?”在公眾一再追問下,廣州市食藥監局於5月17日晚發出通報,公布了使用鎘超標大米的單位。最後又於18日公布了鎘超標的8批次大米及米製品生産廠家、品牌標識。其中6批次來自湖南,2批次來自東莞。
  居然真就追出了一個結果,這幾乎讓人相信這已是一場民意的勝利了。而且現在看來,各方輿論大抵也見好就收,到此為止了。然而我終究不敢釋然。廣州市食藥監局在聲明中強調,“抽樣的量比較少、抽樣範圍也比較窄,只代表局部、個別的餐飲單位米和米製品的情況,不代表廣州市的整體情況。”這固然是平撫之辭,意在表明整體的安全。但它是否同時暗示了另一個可能,即正因為抽樣量少範圍小,所以整體情況怎樣仍是一個疑問?出於市民安全計,食藥監局是否有必要進行一次整體性的檢驗?
  今年2月27日《南方日報》曾報道,廣州市場隨機抽取多批次湖南大米,結果均顯示鎘超標。接着有投訴稱,2009年深圳市糧食集團在湖南購買了上萬噸食用大米,經檢驗均為重金屬含量超標。對此,深糧集團只返退了100余噸。針對這樣的説法,深糧集團回應稱:不合格的總計13584噸糧食2010年就已經全部由湖南方面提走。不過,他們也承認,退貨之後,這1萬多噸糧食到底去哪兒了,他們並不知情。那上萬噸糧食的去向,尤有追問之必要。
  目前,廣州相關部門通過公開供貨渠道表明鎘大米分別來自湖南、東莞,但更重要的問題是,此二地的大米是否僅供廣州市場?為什麼一直以來,我們只在廣東市場上看到被檢出的鎘超標大米?另外,廣東食藥監局所公開的,還只是一些大米生産廠家,那麼這些廠家所生産的大米又來自何處?慮及鎘大米無不産自被重金屬污染的耕地,那麼這種被污染的耕地在哪,面積多大,産糧多少等,一直都缺少明確的數據與參考。
  現在看來,這已是一個更重大也更敏感的問題:到底有多人一直在生産或食用着有毒大米,而不自知?為什麼污染土地上産出的有毒稻米,常常可以暢通無阻地自由上市流通?如果我們承認,數以千萬計的污染區稻農是鎘大米最大的受害者,為什麼在彼地視為洪水猛獸的大米污染,在産出地卻風平浪靜,既不見回應,亦鮮有大舉治理之行動?
  鎘超標大米問題需要進一步“脫敏”。一個嚴峻的現實是,中國幾乎沒有關於重金屬污染土地的種植規範,大量被污染土地仍在正常生産稻米。這意味着在鎘大米問題上,一個完整的食物污染鏈條已經持續多年。竭澤而漁的、粗放式的工業發展,使得有害重金屬通過水流和空氣,污染了中國相當大一部分土地,進而污染了稻米或其他農作物。一方面,由於沒得選擇,這些農作物成為污染區農民的盤中餐,另一方面,由於市場機制的漏洞,它們也進入流通領域,進入到千家萬戶的餐桌上。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鎘大米”應盡快列入檢測範圍 2013-05-20
廣州超4成被檢大米鎘超標 有毒品牌名稱仍是謎 2013-05-18
萬福生科造假:不見陬福牌大米 大客戶都是個體 2013-03-25
廣州對鎘超標産區大米封存檢測 2013-03-25
深糧稱"毒大米"已全退貨 2013-03-25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