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牌”洋奶粉何以大行其道?
2013-05-17   作者:胡印斌  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
【字號
  據央視報道,目前國內市場上銷售的洋奶粉品牌很多都是“貼牌”生産。在央視的調查中,記者只需交5100元就可貼新西蘭奶粉商標,只需花1萬多元就可擁有一個原産地新西蘭的品牌。
  門檻極低的“貼牌”,低價賤賣的“原産地”,這樣的消息讓買洋奶粉的媽媽們情何以堪!什麼“100%原裝進口”,什麼“新西蘭媽媽首選奶粉”……這裡強調的“産地”云云,是以産地為號召,向消費者暗示産品的安全性。也因此,這樣的産品推介當然不是什麼“打擦邊球”和“鑽制度的空子”,而是赤裸裸的商業欺詐,是一種刻意的虛假宣傳。
  對此,監管部門理應追根溯源、調查取證,查清造假的脈絡。一方面,從市場准入入手,依法嚴厲查處那些虛假宣傳;另一方面,要實現常態化的信息披露,改變奶粉消費中信息不對稱的局面。只有這樣,才能紮緊籬笆,保護消費者的權益不因這種亂象而受到損害。
  不得不説,“貼牌”洋奶粉之所以能大行其道,與國産奶粉每每讓民眾失望,甚至産生信任危機有關。這些年,消費者將大把金錢扔在“洋奶粉”上,決非一日之寒。此前,中國乳協負責人在多個場合將信任危機歸結於三聚氰胺,但即使是三聚氰胺事件之後,國産乳品仍在不斷曝出負面新聞,不斷削減消費者的信心。
  由此可以看出,崇尚洋奶粉折射出民眾在奶粉消費中的糾結和無奈。既然消費國産奶粉存在不測的風險,那麼消費者可選擇的餘地並不大,無非是價格上選擇貴一些的,品牌上選擇帶“洋”氣的,個中苦楚只有自己知道。動輒指責消費者盲目追捧洋貨,迷信外國品牌,有失公道。
  那麼,如何才能提振消費者對國産奶粉的信心?關鍵仍在於強化監管、規範生産、行業自律。此前,有國內乳業巨頭曾表態説,“中國乳企生産硬體配備世界領先,管理水平也不差,檢測手段、質量控制等都很先進,不應妄自菲薄”。其實,是不是“妄自菲薄”,巨頭説了不算,還得消費者説話。
  讓所有的媽媽不再焦慮、不再糾結,讓所有的孩子都能茁壯成長,就不能聽任奶粉的“江湖”上游弋着這樣那樣的不安全幽靈,這是底線。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網民關注]洋奶粉也“山寨” 當重典治亂 2013-05-16
進出口乳品檢驗新規實施 洋奶粉不能再"由着性子"了 2013-05-02
洋奶粉“非賣品”營銷打擦邊球 2013-04-09
洋奶粉監管亟待加強 2013-03-30
質檢總局:洋奶粉出問題應主動召回 2013-02-04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