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普拉的減肥悖論
市場博弈的不對稱之三十三
2013-05-16   作者:孫滌  來源:上海證券報
分享到:
【字號
  腦科學和進化心理學的新進展越來越證實,人的一切行為、動機、及其背後的驅動力都來自大腦。傳統上人們所作所為是意志選擇的結果的觀點,也得到了重大修正。上期我們以惠特曼的濫殺案為例,説明大腦病變有多可怕。其實對於正常人的生活選擇,腦科學的研究的貢獻就更大了。譬如,減肥——現代人的一大煩惱,就能通過更多了解大腦機制而更有成效。
  紐約市長布隆伯格去年宣布,要把轄區內軟飲料販售容器的尺寸限制在16盎司(一隻標準的易拉罐容積為12盎司)。他聲稱,死於吃得太豐富營養過多的人數,有史以來第一次超過了死於飢餓和營養不足的人。當受到限制的商家嚷着這個限制侵害了民眾的自由選擇權時,布隆伯格辯解説,過度肥胖帶來的醫療費用,很大部分由政府承擔,而紐約市的健保費用超支,財政已困難重重。若不設限,單靠個人的意志力的話,人們很難有效自我節制。
  喝不喝甜飲料,吃什麼吃多少,似乎再明顯不過是個人的選擇。有理性的人難道還會花錢吃害自己的食物不成?的確會,而且比比皆是。奧普拉(Oprah Winfrey)痛苦的減肥經歷就是一個例證。
  奧普拉是黑人甚至傳媒界最成功的女性。她溫厚公允的風格和對人性的深刻洞察,為其主持的電視節目贏得億萬粉絲。她的影響力之大,被推為奧巴馬之能當選及連任的不二功臣。一部著作能上她的薦書榜,就有了暢銷的丹書鐵券。奧普拉的經營收入,好幾年都排在全球影視傳媒界榜首。不過她的“減肥工程”,卻落得個“完敗”,令她顏面盡失。據她的記述,有一年在艾美獎的頒獎慶典上,她坐在下面,心裏不斷祈禱千萬別讓自己獲獎,免得“離開座位,挪動肥胖不堪的屁股,被眾人恥笑……”結果她硬是得了獎,不得不羞慚滿面地上&領獎。奧普拉的減肥大工程,耗費超過一億美金,卻以心力交瘁,全然的失敗收場。其心酸的歷程,甚至背上了“奧普拉悖論”(Oprah Paradox)的損名。
  才二十齣頭,奧普拉就以田納西小姐的身份競逐過全美小姐,可見當年她身材相當曼妙。在芝加哥她開始做脫口秀節目時,體重才125磅。不多時便增加到140磅,於是請人指導開始節食,每天攝入營養不超過1200卡路裏。第一週成績顯著,體重下降了7磅。但沒過多久就反彈到了145磅。儘管堅持節食,奧普拉的體量在幾年之內卻躍升到了237磅。情急之下,她延聘了節食營養大師格林和私人廚師團隊來規劃她的減肥工程。格林以他的減肥指導書而聞名遐邇,追隨他減肥術的何止成千上萬。2005年奧普拉的“O”雜誌刊出封面照片,炫耀了一下兩人合作的成果,奧普拉體重回到了160磅。儘管她父親勸她,“你外祖母是肥婆,你母親是肥婆,你不可能改變肥妞的命運。”然而她卻堅信,堅持節食終會有成效,只要意志足夠堅強。然而事與願違,她的體重忽忽又過了200磅。據她的現狀,估計足有250磅以上。
  對奧普拉越減越肥的悖論,專家們做了許多深入分析。一般的看法,把減肥失敗歸因於不善自我節制、意志力不足,但在奧普拉,這樣的解釋沒有説服力。她自製力極強、企圖心旺盛,做事有條有理,而且節食目標明確,還採用了各種手段。那麼又是什麼挫敗了她的減肥大業呢?奧普拉把減肥設定成首要目標,卻沒能得到他的生理機制和心理本能的認可。她的意志力再堅定,也不能長久地克服後者的抵制。
  現代技術帶來種種便利,人們得以擺脫負重勞作,長期的“超食”於是轉換成余脂贅肉,威脅到人們的健康甚至生存。但是,即便是對生命構成威脅,只要不是迫在眉睫,仍不足以抵抗貪吃的慾念。就像戒煙,單是出於“費錢”或“不雅”的考慮,動機往往不夠強有力而戒不成。不過一旦發現有肺部有癌的前兆,戒煙就立馬變得輕而易舉:本能在生命面臨威脅時認可了戒煙的必要性。
  因此,首先是要把減肥的目標定得適度。只是為了想有一副好身材,還不足以抵禦內在強韌的食欲本能。其次,得善用我們意識中的意志力,別透支克制能力。調用意志力和本能征戰,也許能奏效於一時,但本能終將在長跑中勝出。有一個機智的實驗,説明了意識層面的意志力是“有定量供應”的:行為科學家從有志節食者裏挑出一群愛吃冰淇淋的女性作測試。在餐後問她們,要不要來分冰淇淋?得到的回答是堅定否決。但當她們被要求計算一道略有難度的算術題後,再來問是否要吃冰淇淋,情況就大不一樣了,許多人就回答想吃冰淇淋了。實驗結果表明,只要略微分神,節食的自製力就會被抬頭的本能慾念給“篡位”了。更糟糕的是,不合度和不可行的目標,非得靠意識中高度緊張的意志力克制才能維持的追求,略一放鬆就可能大逆轉。人會暗中對自己説,“反正是不行了,我不是那塊料”,或者“減肥有啥了不起呢”之類的,便開始放棄。我們不妨把這類心理逆轉效應稱作“破罐子破摔”現象,用上海話來説就是“橫豎橫”。
  回到“奧普拉(越減越肥)悖論”,即使是合度的目標追求,單靠本人的有限自製力,成功也還是很沒把握的事。尋找合適的外界約束,把外界約束內在化成簡單的行為規則,習慣性地加以遵守,是能成為我們追求成功的推助力的。紐約市限制軟飲料販售容量的措施,就是這樣一個很有價值的約束。 (作者係美國加州州立大學(長堤)商學院教授,美國華裔教授學者協會(南加州)秘書長)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財政焦慮”值得警惕 2013-05-15
歐美經濟復蘇受制於財政狀況 2013-05-15
新型城鎮化亟需一元化公共財政後盾 2013-05-15
中央財政10億支持雲南省地質災害綜合防治 2013-05-14
中央財政6億元扶持家禽業 2013-05-14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