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與長線投資的新理念
2013-05-14   作者:朱偉一(中國政法大學教授)  來源:上海證券報
分享到:
【字號
  美國資本市場又有投資新精神了:在道指連創新高之際,黑岩集團(下稱“黑岩”)首席執行官勞倫斯?芬克(Laurence Fink)公開號召大家親近股票,遠離債券(主要是指政府債券)。按照芬克的測算,今後美元利率若提高0.2%,美國財政部長期債券的價值就會下跌。不過芬克發出投資股市的新號召,並不是基於他對利率變化的預測,或並不完全是基於其對利率變化的預測。僅有利率變化,不足以號召投資方向的全方位改變,也不足以發動新的投資運動。芬克有他的全新理念:年齡與股票投資挂鉤。
  傳統的個人穩健投資組合,應是60%的股票和40%的債券,而投資者年滿45歲之後,就應加大債券的比例了——投資必須能及時兌現,以備不測之需。但芬克認為,當今世人平均壽命在延長,這一常規做法需要改變。他的根據是,目前年齡在65歲以上的美國人,每10人中就有1人將活到95歲,即,活到95歲的概率是20%,平均概率是活到85歲。既然多數人都可以長壽,那麼就應當長線投資,而長線投資的首選當然是股市。
  如果中、老年美國人大力投資股市,那麼年輕人就更該一心一意地投資股市了。按芬克的推算,2011年出生的美國人,有三分之一將能活到100歲,概率為33.33%。芬克因此認為,25歲以下的美國人,應當只投資股票,不買債券,也不持現金。只是25歲的美國青年哪有什麼錢投資?許多大學畢業生還背着一身的債呢。不過芬克5月8日是在紐約大學公開宣講其新理論的,而約大號稱美國學費最貴的私立大學,本科生中富家子弟甚多,他們是有錢投資的。
  勞倫斯?芬克是美國資本市場的大明星,截至今年5月,他執掌的黑岩管理資産規模達到4萬億美元。中國不少投資人是“股神”沃倫?巴菲特的鐵桿粉絲,而芬克可以説相當於理財行業的巴菲特。芬克創建和掌門的黑岩是當今全球最大的資産管理機構,也是眾多國際金融機構心儀的“范兒”。
  作為對年齡與股票投資挂鉤理論的補充,芬克還支持有關強制性賬戶(“mandatory saving account”)的建議。據説這是澳大利亞的經驗,即僱主必須為年齡在18歲到70歲的僱員交納退休金,不管僱員是否全職員工,交納金額為僱員工資的9%,到2020年該比例將增加到15%。澳大利亞在20多年前推出這項新政後,據稱一勞永逸地解決了退休金的短缺問題。美國還有人對這項建議提出補充意見,説僱員也應該為強制性賬戶做出貢獻,其金額是自身薪酬的3%到5%的。但美國與澳大利亞的國情不同,非法移民多年來為美國提供了太多廉價勞動力。如果認真推行強制性賬戶,那麼美國人就不能使用非法移民的廉價勞動力了。所以,美國能否推行強制性賬戶還有疑問。再有,近年來澳大利亞靠出售鐵礦石發了大財,人均收入早已超越美國,或許這才是澳大利亞退休資金充足的真正原因。分析問題時,要是因果關係並不是那麼清楚,經常會張冠李戴。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年齡真能與投資挂鉤,芬克果能心想事成,那麼美國股市的新一輪大牛市就真要來到了,國際資本市場的春天就要來到了。但若換一種思維,情形又大變。如果年齡與股票投資齊飛只是一種推斷,取決許多假定,那麼人活百歲的推斷就是一種假定,會有很大變數。美國人長命百歲的一個前提是,全球不會發生大規模的天災人禍,也沒有人出來與美國決一死戰。而即便能長命百歲,年齡與投資挂鉤還有一個重要前提:所投資的公司永遠立不敗之地,千秋萬代永不變色,否則就必須借助金融機構分散投資。那麼哪家金融機構最有全球配置投資的能力呢?從實力和規模看,黑岩似乎是首選,所以大家必須找黑岩。當然,這就要假定黑岩能永葆其高收益的魔力。
  美國金融機構預測股市走勢,通常由分析師或經濟學家出面,第一把手大多不開金口。除了術業有專攻之外,盡力維護主帥的體面形象也是一大原因,畢竟預測總難免有失準的時候,有時可能還有潛在的法律風險。主帥身係股市安危冷暖,不到萬不得已,主帥不易親自衝鋒陷陣,披堅執銳是偏將和牙將的任務。在這一點上,中國文化與西洋文化是相通的:中國象棋的將帥有仕相拱衛,國際象棋中的王雖無近臣護衛,但也隱身後排,還有王車易位的萬全之策。如此説來,芬克今次出面指點江山是個例外。但芬克到底是芬克,他並不是簡單吆喝産品,而是提出了一個全新的理論,對年齡與投資之間的關係做了全新的闡述,確實讓人耳目一新。
  資本市場的投資理念總在不斷地求新求變,不時有所發明創造,不時有新故事。在年齡故事之前,華爾街不就曾推出過網絡公司、次貸産品、新能源(沒有騰飛既已夭折)、中國概念股等故事嗎?這樣看來,年齡與股票的故事還會有新的懸念。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海南澄邁榮獲“世界長壽之鄉”稱號 2012-11-23
長壽亦是“投資”之道 2012-06-08
創新重振:長壽公司青春永駐的秘訣 2011-08-17
高爾夫球桿長壽法則 2011-04-25
默多克投5億美元研究食物欲長壽 2011-03-09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