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古建風波是非只因視角不同
2013-05-14   作者:毛建國  來源:京華時報
分享到:
【字號
  成龍接受央視採訪首次回應古建築捐給新加坡一事,稱這些古建築並非國寶只是老民居,自己沒有對不起國家。成龍還&&選址新加坡是因為新加坡之前對古建築的保存、維修和電腦掃描做得很完善,“人家當這個是寶”。  
  引起爭議的這些古建築,若把時光的指針前移20年,其實並不能算是稀有之物。包括我所在的揚州,華夏大地,城市鄉村,有着大量這樣的古建築。只是隨着時間的推移,慢慢地成為了歷史。  
  不可否認,一些古建築的遠去,是由於盲目開發引起的,體現出急功近利。但也要看到,許多古建築的遠去是一種“無可奈何花落去”。 
  視角不同,對美的感受不同。眾多古建築,看起來很美,真正生活其中,就會發現無窮蹇拙。沒有衞生間,硬體設施差,而且年久失修,需要不少精力和財力維護。在現代化的生活背景下,誰都希望生活水準更高一些,要求別人過落後生活,是一種不道德,哪怕舉着美的旗幟,也不可取。這也是許多歷史街區和村落,居民有着強烈改善需求的原因。  
  回頭來看,如果不是成龍有心蒐集,隨着時光的慢慢流逝,這些古建築也會淡出視野。彼時今天的你和我,可能連感慨的機會都沒有。事實不正是這樣嗎?這些年來,拆掉的、倒掉的古建築還少嗎?外面的人可惜,住在裏面的人,疊加上了無可奈何。  
  這是一種認識視角的問題。回到當前的社會背景上來,在保護和開發中,許多人毅然選擇後者。可也應該想想,那些生活其中的人生活如何改善?沒有資金投入,古建築又該如何保護?多元化的需求應得到多元化的滿足,不能簡單地把保護和開發對立起來。大拆大建不可取,但一味拒絕開發,現存的眾多古建築或許會倒在風雨中。
  政府承擔責任,毋庸置疑。但以中華之大,古建築之多,現有的財力根本不足以支撐。而且也不是所有過去的都應該留存,擇其精華,取其代表,加以保護,更符合現實。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徽州當地政府無力保護古建 2013-04-24
"成龍捐樓"敲響古建築保護警鐘 2013-04-19
“身份證”能否成為古建築的護身符 2013-04-17
徽派古建築長在新加坡,是什麼味道 2013-04-10
爭議成龍捐寶不如反思古建築保護 2013-04-09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