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望誰對食品安全負責?
2013-05-09   作者:朱旭東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分享到:
【字號
  長相甜美的生薑,好看的大米,雪白的麵粉,韌勁的粉絲,原來都可能是毒物!甚至老鼠肉裝扮成牛羊肉,也在燒烤中、火鍋中,進入消化系統了……想得越多越覺恐怖!  
  不用去翻舊賬,社會對食品安全早就是草木皆兵,卻遲遲沒能搬來期望中的救兵。每出現一個毒食品的“新産品”,自會有專家教咱們去辨別,可這麼多那麼多無處不在的陷阱,已經讓人躲無可躲,避無可避。今天吃的美食,明天可能就會有問題。 
  這是一個怎樣相互陷害的市場?面對“花枝招展”的各種毒食品,誰借消費者慧眼?誰保生命安全? 
  食品安全不是有那麼多監管部門嗎?什麼生産、流通、銷售等等,一直是層層有人有部門把關的呀!確實,食品沒問題的時候,監管部門居功至偉,一旦有問題,他們就顧左右而言他,九龍管水不治水,都是其他八條龍的錯。 
  莫怪消費者責怪監管部門時炮火全開,他們能指望的,也只能是監管部門,而不是事後的專家,更不能指望人人長出三頭六臂火眼金睛。可又有哪個部門能對那麼多大頭娃娃負責任呢? 
  別以為哪個人能躲在烏龜殼裏求得一時安穩,這已經是個百毒浸潤的食物鏈,躲過了大米躲不過奶粉,躲得過醬油躲不過生薑,必有一款新毒食品找到你。難怪在霧霾肆虐的那段時間有人調侃“終於公平了”。  
  “我國食品安全問題已經刻不容緩”,這一結論已經好多年了,食品安全問題有沒有好轉,不得而知,卻只見問題食品層出不窮。指望法制健全似乎遙遙無期,因為法制永遠沒有最完善的時候,只有在完善法制的同時,將現有法制的功能發揮到極致,才能充分打擊不法分子,最大限度地保證食品安全。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食品安全 主動監管才是最嚴格監管 2013-05-07
[議事壇]重罰食品安全犯罪更須提高最低刑 2013-05-07
[網民關注]危害食品安全應嚴厲問責 2013-05-07
重罰食品安全犯罪更須提高最低刑 2013-05-07
保障食品安全首要強化政府責任 2013-05-06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