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園區熱”背後的地産思維
2013-05-06   作者:張毅  來源:經濟日報
分享到:
【字號
  部分地區不顧産業基礎、環境承載能力和人才資源條件而前仆後繼地熱衷大建園區,其背後有一個“地産思維邏輯”:見效快,好賺錢。把這種地産思維和開發模式移植到園區開發,必然導致本當作為産業園區核心的産業內涵呈現嚴重的空洞化、功利化、無序化現象。
  伴隨着一季度經濟數據的出爐,各地加快發展的列車競相提速,一些寄託着地方經濟轉型升級希望的産業園區相繼開工。筆者注意到,有部分産業園區規模雖大但少特色,定位虛浮不專業。聯想到平日常常聽到的“招商難、招商苦”等抱怨,及諸多工業園區由於入駐企業寥寥而荒廢甚至淪落為“工業鬼城”的現象,筆者不禁納悶:為什麼部分地區不顧産業基礎、環境承載能力和人才資源條件而前仆後繼地熱衷大建園區呢?
  深入了解之後,恍然大悟。園區熱背後真正的推手,除了“規模形象”、“無工不富”、“盲目攀比”等慣性政績思維作風外,還有一個不足向外人道的“地産思維邏輯”。用幾位相熟的基層幹部的話説就是:見效快,好賺錢。
  在一些地區,有一個被很多地方奉為“經典”並正在不斷複製、克隆的“成功”案例:在一片原本籍籍無名的城市遠郊,高調宣布建設國際級文化園區,隨即以土地融資數億元建起一座湖光山色、聲光電一體的古典文化主題公園,謂之造景;然後,迅速高標準亮化周邊基礎設施,並以超低價吸引著名品牌地産企業入駐,謂之造勢;同時,通過媒體炒作大講故事躋身文化産業園區,人稱造概念。“三造”之下,短短兩年,産生三大結果:一是主題公園項目本身嚴重入不敷出。有專業人士測算,以設計門票價格的5折計算,不計折舊,30年無法回收;二是房地産開發商紛至沓來,周邊數百畝土地價格暴漲數十倍,園區開發者大贏;三是園區因要素價格高昂令企業望而卻步,優惠政策最終淪為噱頭,“産業”有名無實。
  以上“三造”,其實就是典型的地産大盤開發模式和經營手法,其最大的運作特徵就是追求一次性的“賺快錢”效應。此外,園區開發者還可以借助國家各類産業鼓勵政策,以新興産業聚集為名發債、融資甚至申請國家各類政策、資金扶持。可謂左右逢源。把這種地産思維和開發模式移植到園區開發,必然導致本當作為産業園區核心的産業內涵呈現嚴重的空洞化、功利化、無序化現象。
  産業集聚本是區域實體經濟實現特色化、集約化的重要途徑,但前提一定是基於産業環境基礎和上下游産業鏈邏輯的市場化聚合,因此它必然有一個漫長、精心的孵化、培育和塑造過程。同時,但凡有聚合力的成功的産業園區還必須具備專業化的産業共享服務平台、産業創新組織能力和産業前瞻研究規劃團隊等。而所有這一切,都與“見效快,好賺錢”的地産思維格格不入,南轅北轍。
  客觀説,很多地方開始建設産業園區的初衷大多都是從産業集聚和壯大實體經濟出發。但是,在實踐中,往往做著做著便身不由己地啟動地産思維,究其根本,還是在於園區開發、運營者的公司化趨利本能和浮躁畏難、好大喜功的浮誇作風。黨的十八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尊重經濟規律,追求有效益、有質量、可持續的增長”,這一要求的本質體現在工作作風上就是一句話:尊重規律,實事求是。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姚洋:房地産調控應有新思路 2013-05-06
【上海産權市場一週交易綜述】房地産業成交額居前 2013-05-03
一季度廣東商業地産投資高速增長 2013-05-03
廣東商業地産投資高速增長 2013-05-03
永泰300億布局商業地産 2013-05-03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