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青春》票房火爆的背後
2013-05-06   作者:陸星兆  來源:證券時報
分享到:
【字號
  由趙薇執導的《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上映一週便搶下3.5億票房,取得商業上的巨大成功。
  一部叫好又叫座的影片往往具有這樣特徵:它既可以迎合主流消費群體口味,又能夠在情感方面激發觀眾的共鳴。顯然,趙薇在合適的時間選取了恰當的題材。
  《致青春》是當今40~50歲一代中國人對往事的回憶。不知不覺中,周圍人身心正逐漸老去,整個社會亦如此。有數據顯示,中國人均壽命73歲,其中18~22歲面臨就業,30歲前後結婚生子,在40~55歲家庭事業穩固後,又開始焦慮子女和退休養老的問題。1961年,我國新出生人口經過三年自然災害降至900余萬,1963年~1972年迎來第一輪生育高峰,每年2500萬以上的嬰兒出生,構成最近20年持續的人口紅利,為中國經濟奇蹟創造了條件。然而隨着這個龐大群體進入40~50歲,經濟社會也就走到了轉型關口。
  日本泡沫經濟破滅後,不少學者熱衷研究世代理論,即人口與經濟的互動關係。《下流社會》、《消費崩盤的年代》所描述的日本失落一代社會心理,在島國影視作品有集中反映。當今,中國以40~50歲為主要群體的房地産、汽車、奢侈品等擴張性消費正處於巔峰,但貧富差距過大所形成的屌絲文化,社會階層凝固所導致的拼爹現象以及創新缺乏所形成的僵屍企業已經出現。如何避免步日本“失去十年”後塵,考驗着我們的智慧。
  文化繁榮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在消費不斷提升過程中,老齡化將加速社會消費格局的轉變。過去10年圍繞房地産的擴張性需求,將轉向醫療保健、旅游、文化等領域,這正是國內影視業所處的大環境。2012年,全國電影總票房同比增長30%達170億元,其中國産影片票房佔比48%,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的電影市場。
  由此看來,佔據天時地利人和的中國電影業正面臨歷史發展機遇,《致青春》等國産影片火爆,光線傳媒、華誼兄弟股價飆升,某種程度上也就不足為怪了。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華誼借力《西游》 單片票房催熱股價 2013-02-22
[第一現場]影院扎堆 只能“割肉”搶票房 2013-01-30
影院“肉搏”搶票房 2013-01-30
[第一現場]影院“肉搏”搶票房 2013-01-30
廣州站:高峰雖未到 票房已爆棚 2013-01-11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