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造假為何長盛不衰?
2013-05-06   作者:皮海洲  來源:新浪博客
分享到:
【字號

 
  皮海洲

  日前又一家造假公司浮出水面。創業板公司海聯訊於4月27日發布《關於對以前年度重大會計差錯更正及追溯調整的公告》自曝在營業收入確認、成本估算、年終獎金計提以及衝減應收賬款存在問題。經追溯調整,2011年海聯訊的凈利潤當為3994.35萬元,虛增2278.88萬元。
  不過該公司的問題並不局限於2011年。根據4月27日天健會計師事務所《關於深圳海聯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要前期差錯更正的説明》,該公司2010年和2011年度存在重大會計差錯,其中最主要的一項是從非客戶方轉入大額資金衝減賬面應收賬款並於下一會計期初轉出資金、轉回應收賬款情況。該公司更正後的數據顯示,該公司2010年虛假衝減應收賬款、調增應收賬款及其他應付款超過1.1億元;2011年則超過1.3億元。由於海聯訊於2011年11月23日在創業板上市,這就意味着早在上市之前,海聯訊的財務報表便不可信;至於是不是造假,尚需監管層認定。但從目前公開的事實來看,至少有造假上市嫌疑。
  這種造假的故事在股市裏已經並不少見了。實際上,有着同樣造假經歷的萬福生科目前證監會已經完成了對其調查,正在等待着證監會作出處罰決定。而就在萬福生科的處罰決定尚未作出之際,海聯訊又接踵而至。股市造假如此富有生命力,不能不令人為之驚嘆!
  這是一個令人深思的問題。為什麼股市造假在中國股市長盛不衰呢?歸根到底,這與中國股市的土壤有關。因為一直以來,中國股市就是一個圈錢市,是為融資者服務的,所以為了發行人能夠順利融資,不僅發審委在新股上會的過程中會對發行人所存在的包括造假上市在內的問題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而且就是在追究法律責任時,法律條文對此也是從輕發落。如《證券法》第一百八十九條明確規定,發行人不符合發行條件,以欺騙手段騙取發行核準,已經發行證券的,處以非法所募資金金額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的罰款。這樣的處罰甚至比一年期的銀行貸款利率還低,是一種赤裸裸的包庇。
  並且即便是法律上有從重處罰條款的,但在實際執法的過程中,基本上都是從輕發落。如《證券法》192條對保薦人的處罰,保薦人出具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的保薦書,或者不履行其他法定職責的,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沒收業務收入,並處以業務收入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暫停或者撤銷相關業務許可。但在實際處罰中,哪怕就是涉及到綠大地這種欺詐上市的公司,也未對保薦人處以5倍的罰款,更未撤銷相關業務許可。而目前已經結案的綠大地公司僅僅只是繳納了1040萬元的罰款(約佔募資金額的3%)就將公司欺詐上市的罪名“洗白”了,從而繼續在股市裏招搖過市。
  正是基於這樣的市場環境,造假的事情在股市裏接連發生也就不足為怪。可以斷言,只要法律得不到完善,造假者得不到嚴懲,海聯訊就絕對不是最後一家造假公司,股市造假者還會後繼有人。而要改變這種局面,就必須改變中國股市圈錢市的土壤。不僅要嚴懲保薦機構等中介機構,直接吊銷其執業資格;更要讓造假上市者直接退市,同時賠償投資者損失,並追究造假上市者刑事責任,讓其把牢底坐穿。只有如此,股市造假之風才能得以剎車。否則,更多的綠大地、萬福生科、海聯訊都會接踵而來。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重塑A股市場信用基礎 2012-08-17
5月難現趨勢性機會 關注主題投資 2013-05-03
滬深股市流通市值縮水逾3% 2013-05-02
股市投資不能“人云亦云” 2013-04-25
感受資本市場信息的力量 2013-04-25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