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裝水要裝進安全和良心
2013-05-03   作者:李思輝  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
【字號
  一瓶水雖小,卻可以透視真假善惡,你裝進什麼才能收穫什麼。瓶裝水只有裝進安全和良心,才能讓民眾放心飲用。
  近日,媒體記者採訪了國內十多位相關領域專家,並蒐集了飲用水行業國家標準、地方標準、企業標準共幾十份衞生標準,進行了一一比對後,發現中國瓶裝水行業標準非常混亂,某著名品牌瓶裝水的標準甚至不如自來水。
  公眾之所以願意掏錢購買瓶裝水,首先是基於一個普遍認知:瓶裝水水質優良、安全系數高,可以直接飲用。如果這種普遍認知並不可靠,瓶裝水質量甚至趕不上自來水,人們的信任顯然是“被欺騙了”;如果這種欺騙不僅客觀存在,而且是憑藉玩弄文字游戲,甚至是借助看似合法的方式達成。那麼它所指向的就是愚弄消費者和缺德少良心。
  深究起來,監管形同虛設,賴以判斷質量優劣的生産標準混亂,無疑是瓶裝水亂象的重要原因。礦泉水、山泉水、純凈水,一個個光鮮亮麗的名稱,只不過是迷惑消費者的煙霧彈。現行國家標準的某些指標,竟仍沿用前蘇聯的標準。國標的滯後原本就荒唐,一些地方標準竟更加降格以求,公然挑戰公眾承受力,令人無法理解。監督部門、行業協會等是産品質量的監管者、相關標準的制定者,理應本着對消費者負責的態度,讓標準圍繞質量轉。反其道而行之,傷害的是消費者的利益,折損的是自身的公信力,一旦信任不復,爾將何以自處?
  相較於標準制定者的荒唐,一些瓶裝水企業的商德失范更加可憎。這一方面表現為少數企業為一己私利,通過各種手段影響甚至直接參與標準的制定;另一方面,表現為一些企業鑽制度的漏洞,明知標準不合理,還擺出一副唯利是圖的嘴臉,作趨之若鶩狀,全然不顧商業道德、商道良心、企業責任等。這樣做,多了奸商的狡黠,少了義商的良知,看似是“用足了政策”,實際上是自絕於消費者。自毀招牌、自掘墳墓能盈利短期,絕世獨立、出淤泥而不染卻可收穫長遠。從善如流或是從惡如崩,全憑企業自斷。
  一個文明的社會首先是一個制度優良、道德文明的商業社會。市場監管者必須擔負起自己的使命,用好神聖的公權力,力保每一次商業交易的權責對等,每一件商業産品的安全無害;産品生産者必須牢記自己的社會責任、道德良心,不讓利欲熏心,不使道德淪喪,不一味鑽營,不欺人害人……如果曾經有過齷齪與不堪,最積極的做法只能是反躬自省、痛改前非,而非擺出一副“無辜者”的姿態,強作狡辯。
  一瓶水雖小,卻可以透視真假善惡。你裝進什麼才能收穫什麼。3月份以來的“農夫山泉門”事件,揭開了瓶裝水行業不為人知的秘密,也給我們提了個醒:瓶裝水只有裝進安全和良心,才能放心飲用。而這首先要求,監管者放棄與企業的合謀與狂歡,企業放棄對消費者的矇騙和坑害。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農夫山泉標籤陷入“三重門” 2013-05-02
農夫山泉“標準門”是一面鏡子 2013-04-25
農夫山泉陷輿論危機:被協會除名 口水戰不斷 2013-04-22
農夫山泉已遭飲用水協會除名 2013-04-19
農夫山泉因“質量門”一日兩度被訴 標準亂象凸顯 2013-04-18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