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款他用紅會不能止於説明
2013-05-02   作者:徐立凡  來源:京華時報
分享到:
【字號
  之所以如此“苛責”,不僅是因為紅會需要用最大的誠意來重建、維護應有的公信力,還緣於紅會的信譽重建正值新一輪政府職能轉變改革啟動之時。
  汶川地震後,百餘藝術家義拍籌款8472萬元定向捐給紅會,但此後便不知善款去向。日前,紅會作出説明,稱這筆善款已用於“博愛家園”項目,雖未按指定項目使用,但“與捐贈人意願總體一致”。同時承認,捐贈人不知情是“溝通和服務都做得不夠”。
  正面回應質疑,是紅會應該展現的誠意,但就回應內容看,誠意展現得還不夠。其缺憾有三:
  其一,捐贈人不知善款去向,恐怕不只是溝通問題。“中國紅十字會募捐和接受捐贈工作管理辦法”規定,各級紅十字會應當建立、健全捐贈財産使用、管理信息的反饋制度,及時向捐贈人反饋捐贈財産的去向和使用情況。捐贈函或捐贈協議對於捐贈財産使用、管理有特殊要求的,應當按照約定向捐贈人如實反饋相關信息。藝術家義拍籌集的8000多萬元,明確要求定向捐給青城山市,即使由於情況有變不能定向捐贈,也應向捐贈人通報。紅會將善款改作他用而不與捐贈人協商,明顯違反程序。
  其二,紅會不能因為將善款用於與汶川地震相關的“博愛家園”項目,就自行認定代表了捐款人意願。按規定,捐款人意願需要通過出具捐贈函、簽署捐贈協議等加以明確。在捐款人5年不知善款下落,更無善款使用説明的情況下,何以認定“與捐贈人意願總體一致”?
  其三,即使這筆善款全部用於“博愛家園”項目,目前所做的説明也不夠清晰。按紅會説明,這筆善款計劃援助248個社區,平均每個社區資助35萬元。一般情況下,硬體工程10萬元,生計發展12萬元,其他為軟體建設、組織發展和項目執行等費用。也就是説,“其他”支出達13萬元。為什麼看不見的支出比例這麼大,需要説明。否則,這筆善款是否用對了地方,就仍存疑問。
  有論者認為,紅會將善款他用“合法不合情”,這種説法未必適當。一方面,紅會的工作性質,不能以是否合法為唯一行動底線,而忽視了公眾的情感;另一方面,將法與情對立起來,是不是表明相關制度需要修正?
  之所以如此“苛責”,不僅是因為紅會需要用最大的誠意來重建、維護應有的公信力,還緣於紅會的信譽重建正值新一輪政府職能轉變改革啟動之時。“向社會放權”是政府職能轉變的重要內容,而放權,不僅需要政府有改革的勇氣,還需要社會組織能接得住權,真正起到公正調節社會資源的作用。每一筆善款無論大小,都凝聚着國人的愛心和基本信任。任何主觀或非主觀的失誤,都是對國人愛心的消耗,是對社會互信的消耗。避免這種消耗,須從嚴審視自身,這是當好“愛心委託人”的起碼要求。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紅會公布百名藝術家8472萬捐款建設項目分佈表 2013-04-30
去行政化是紅會重生的根本出路 2013-04-26
紅會死抱體制沉疴難免公信不存 2013-04-26
紅會稱不提取管理費 2013-04-25
紅會重查郭美美挽回民眾信任 2013-04-25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