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經驗表明,一國經濟發展進入工業化中期階段後,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必然依賴於經濟結構的有效轉換和産業的不斷升級。目前我國已進入工業化中期階段,迫切需要改變原來粗放式、高能耗式的經濟發展方式,産業升級成為經濟轉型的重要任務之一。其中,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進入原先壟斷程度比較高的行業和部門,提升這些領域的競爭程度,將會有效激發産業升級的內在動力,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 分析起來,目前,我國産業升級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一是第三産業的發展相對滯後。與同等收入水平的國家相比,我國第三産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明顯偏低,特別是在電信服務、運輸服務、醫療服務、金融服務等方面,服務産品創新不足,服務價格明顯高出國際市場價格,服務質量不高。這種狀況不僅抑制了行業自身的創新與升級發展,更影響了第三産業整體升級和經濟穩定持續增長。二是缺乏自主創新産業投資機制。雖然我國産業結構也在不斷升級,高新技術産業的比重不斷上升,但總體看産業的自主創新能力不足。缺乏自主創新産業投資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由於存在對民間投資的各種門檻限制,産業的過度競爭與競爭不足並存,阻礙了對自主創新投資的積極性。 實際上,與國有投資相比,民間投資具有機制靈活、適應性強、産權清晰、效率較高的特點,同時投資資金規模大、與創業創新&&緊密,理應成為有效激發産業創新升級的內在動力。 一方面,鼓勵民間投資,有利於促進産業升級融資平台建設,緩解産業升級過程中的資金不足問題。由於民間投資會通過多種形式進入市場,如兼併收購、投資參股、委託經營、租賃、經營權轉讓或改組改制等,相應會形成對資本市場的各種創新需求。這些創新需求,如各産業籌備的産業投資基金,會帶動直接融資增長,尤其是債券市場的迅速發展,為産業升級提供較好的資金支持平台;民間投資發起或參與設立村鎮銀行、貸款公司、小額貸款公司、農村資金互助社等金融機構,成立金融中介服務機構,參與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的改組改制等措施,能夠促進形成多層次資本市場,擴大産業升級融資來源。 另一方面,鼓勵民間投資,可以提高産業競爭程度與産出效率,優化産業創新投資機制。民間投資在第三産業中的開放性行業如批發和零售、餐飲、文體娛樂等行業已經有着成熟的經驗和規範的管理,有效提高了這些行業競爭力與效率。但在一些傳統壟斷行業和領域由於各種門檻限制,民間投資規模比例還較低,民間投資進入這些傳統壟斷行業和領域將有利於提高行業競爭與效率,並成為推動第三産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同時,民間投資具有較強的自主創新投資能力,大批民營企業通過創新投資已成為具有自主知識産權、自主品牌和較強國際競爭能力的跨國企業。因此鼓勵民間投資有利於資本和勞動力在整個經濟範圍內更有效率的配置,並帶來生産率的提高,將有利於促進各行業充分競爭,向市場注入新的活力,為資本與創新産業的融合營造更廣闊的市場空間,激發産業升級的內在動力。 總之,鼓勵民間投資將有效推動産業融資平台建設,提高産業競爭程度與産業創新力度,形成推動産業升級的新的內生機制,從而促進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當然,民間投資由於自身性質,其誠信意識、社會責任意識相對不足,合法守約意識不強,還需要正確引導和培育,同時也需要在環境保護、風險監控等方面做好規制建設工作,從而實現民間投資健康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