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黑名單”需強化懲戒力
2013-04-26   作者:廖海金  來源:經濟日報
分享到:
【字號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2013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的通知。通知指出,加強誠信建設,落實主體責任,建立實施“黑名單”制度,公布失信食品企業名單,促進行業自律。
  “黑名單”是一種具有殺傷力和威懾力的懲罰方式。在社會形象方面,如果上了“黑名單”,無異於被釘上了“恥辱柱”,企業的市場活動機會和空間將大為縮減甚至被淘汰出局。這無疑給不法食品企業敲響了一記警鐘,也給了消費者一顆“定心丸”。它不僅能引導食品企業增強責任感,強化質量安全意識,也能促使它們嚴格守法、誠實守信。同時,將失信企業置於公眾的廣泛監督之下,體現了市場經濟就是信用經濟的基本法則,有助於讓市場發揮優勝劣汰的功能。
  然而,建立食品安全“黑名單”制度只是第一步,“黑名單”不是一“黑”就靈,其效果好壞取決於制裁力度的強弱。因此,有必要給“黑名單”的懲戒項目上填充內容,如還應從國家層面建立面向食品監管體系公職人員的“黑名單”制度,及時“拉黑”監管環節履職不力甚至胡亂作為的公職人員,加強地方政府及監管部門的責任連帶處罰,督促職能部門扮演好“看門人”的角色等,讓“黑名單”真正産生應有的威懾力量。
  更為重要的是,必須建立健全法律懲罰機制,讓失信成本遠遠大於失信收益。實施食品安全“黑名單”制度,關鍵是要抓緊架構一套嚴厲的懲罰機制,將重點放在法律懲戒機制的構建上。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食品安全追溯鏈守衛舌尖安全 2013-04-10
入口隱憂頻發 完整食品安全追溯鏈守衛舌尖安全 2013-04-10
誰能保護食品安全? 2013-03-15
食品安全成“兩會”熱點 多項提案呼籲一體化管理 2013-03-13
食品安全長效機制仍需多方配套 2013-03-11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