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9•11”不會為奧巴馬帶來過多籌碼
2013-04-24   作者:楊向峰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分享到:
【字號
  2009年“內衣炸彈手”在聖誕節那天飛抵底特律以來的這三年多裏,伊拉克戰爭漸成往事,本拉登也已消亡。去年9月美國大使在利比亞遭恐怖分子襲擊身亡,頹勢中的共和黨像撿到了救命稻草一般,但選民們經濟議題至上的觀念還是不可動搖,負有直接“領導責任”的希拉裏的民意支持率毫無損傷。美國人對恐怖主義的印象逐漸淡漠;上月空管當局宣布允許乘客攜帶小型刀具上飛機後,空姐大聲反對卻應聲寥寥。
  波士頓爆炸聲剛響,寄往白宮和國會的蓖麻毒素信件被截獲,聯想到911後發生的炭疽信件攻擊事件與此如出一轍,再加上最近德州化工廠大爆炸,一時間全美風聲鶴唳。好在此番“毒信案”規模較小、嫌犯立馬被抓,眾人關注的焦點還是停留在波士頓。愛國者日是波士頓所在的馬薩諸塞州獨有的節日,當天舉行的國際馬拉松賽事引來觀者如潮,正符合恐怖分子殺傷力最大化的企圖,壓力鍋、鋼珠、鐵釘等原材料雖然明顯沒有太多科技含量,卻給受害者帶來無限肢體的痛苦。
  土炸彈與iPhone的不期“對決”是這場“微型911”的一個特色。無數現場照片、即時視頻和監控錄像在加重了調查人員工作量的同時,也為他們調查取證提供了巨大便利,以至於案發後波士頓機場都廣播提醒游客查看自己的智能手機裏是否有方便破案的線索。真可謂是互聯網時代人人都是福爾摩斯,4chan和Reddit這兩個平素魚龍混雜的平台瞬間充斥了大量圖片、視頻和案情分析,發燒友們在確定黑色背包客是“默認”嫌疑人後立刻展開人肉搜索。旋即多家媒體宣布兩個背包客已被逮捕,被警方否認後才不得不做出更正。
  群情激憤中,這起駭人聽聞的血案的製造者被潛意識地定義為異類、異族,現場錄像中和驚魂中的眾人一道狂奔的一名沙特留學生明顯太顯眼了,他還在醫院療傷,寓所便被特警翻了個底朝天。很快又有消息説嫌犯是個“深色皮膚的男子”,聯想到911後引起少數族裔抗議的racial profiling(“按種族定性”),CNN都大喊“太敏感了”,在沒有確切證據前不敢多説。其實仔細想想美國歷史上的恐怖分子從來不缺乏本土貨,1995年開着裝滿炸藥的卡車將俄克拉荷馬的一幢聯邦政府大樓炸毀的Timothy McVeigh就是個白人男子。聯邦調查局(FBI)終於打破喧囂、正式公布了兩個嫌犯的截頻照,對他們的着裝和體態也都有詳細描述,就是不願意談論他們的種族,“政治準確性”依然雷打不動。
  隨即,奧巴馬也來到波士頓,與其説他這時的身份是commander-in-chief(總司令),不如是consoler-in-chief(來慰問的大領導),他上次扮演這個角色還是去年12月在Newton小學槍擊案後。在聖十字大教堂的演講中,他發誓要將嫌犯繩之以法,還説波士頓馬拉松明年要照跑不誤。可是不管他怎麼慷慨激昂,他失落感和政治失敗感是沒法掩飾的:就在一天前,他竭力支持的槍支管制法案在參議院功虧一簣,Newton慘案後的改革新動力就此消耗殆盡。危機歷來是加強國民凝聚力、展現領導能力的良機,俄克拉荷馬爆炸案和911分別讓克林頓和小布什受益,Newton本來就是奧巴馬對槍支管理制度進行改革的一個契機。Newton的血跡沒能禁止攻擊性武器,波士頓爆炸案更不會導致壓力鍋被禁、只會激發各地大面積安裝閉路監控系統的熱情。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美俄曬2012年總統收入 奧巴馬比普京多掙300萬 2013-04-14
奧巴馬預算案遭左右夾攻 2013-04-12
奧巴馬擬向百萬富翁徵重稅 2013-04-11
奧巴馬的基建夢 2013-04-06
奧巴馬主動降薪以表分擔減赤重負之態 2013-04-04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