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請”豪宴更該管
2013-04-22   作者:曲哲涵  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
【字號
  中央&&改進作風“八項規定”4個多月來,公款吃喝之風漸弱。
  中央嚴令之下,各級政府部門對公務接待都制定了嚴格的標準,拿公款簽單“請吃”受到限制;而企業家、社會人士做東,讓公務人員去做客“吃請”的盛宴,卻似乎並不受“八項規定”禁令的約束。
  “吃請”不白吃。“酒杯一端,政策放寬”——辦公室“攻”不下來的政策堡壘,宴席上聊聊就放行;白天公事公辦的領導,夜裏酒酣耳熱後,就成了勾肩搭背的“哥們”。往後凡是權限內的事情,“老兄我高抬手,小弟你勤孝敬”,自此官商一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吃人家嘴短,拿人家手軟。“吃請”的惡劣影響,絕非奢侈浪費那麼簡單,這背後隱匿着權錢交易。宴席上,不論是客人、主人還是中間人,看似溫情脈脈、禮數周全,實則各有欲求、溢滿銅臭;名為大款付賬,實為公務人員通過出賣公共利益來謀求個人利益、拿公權力埋單。食客們對此也是心知肚明,要不然,怎會藏身小巷並遮擋車牌、害怕曝光呢?
  某種程度上,這種私人埋單的“吃請”,比公款消費的“請吃”,後果更為嚴重,社會影響也更為惡劣。在一些國家,對公職人員參加相關利益者的“飯局”做了嚴格的規定,違規者被視為“受賄”,甚至鋃鐺入獄。
  遏制“吃請”,比管控“請吃”的難度要大很多。一方面,我們對公務人員行為的規範還不夠細,缺少執行力。比如,吃了誰的飯、吃了什麼規格的飯夠得上“犯錯誤”?並無規定。加之,“人情大於天”的社會傳統在我國根深蒂固,政商精英之間的結交往往被社會大眾羨為“往來無白丁”的美談,少有人質問關係網中的利害關聯。
  遏制“吃請”,近期看,要繼續發揮社會監督作用,鼓勵群眾舉報,對曝光問題一查到底。長遠看,還是要靠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和公職人員自律:
  ——完善制度,增強政策規章的剛性,弱化人為操作的柔性。如果政策不留口子、規定不留特例,就算擺出滿漢全席,就算官員有心幫忙,奈何規矩如山,也謀不成事兒,“吃請”自然銷聲匿跡。各級政府管理部門檢視轄下的管理制度是否存在“漏洞”,有沒有給人為“活動”留有空間,是剎住“請吃”風的第一要務。
  ——嚴格監管,讓貪吃的公務人員“吃不了兜着走”。規定公務人員不能隨便吃職責範圍內企業、行業的“飯”,特別是在面向市場、涉及各方經濟利益的政府決策過程中,如發現有借酒搭橋的權錢交易行為,將“請吃”者逐出競爭,對“吃請”者當即免職。類似的給官員家屬旅游、留學付費等“暗流”都應斬斷,對當事官員嚴加懲處。
  ——強化服務意識,樹立公僕形象。應該看到,有些“飯局”實屬主人無奈之舉。按章該辦的事,非“吃拿卡要”後才放行。服務百姓是公務人員職責所在,服務態度好不好、效率高不高,都應列入對其擢升考核的標準,由群眾來打分。對刁難百姓的“公僕老爺”,要嚴厲問責。
  遏制“吃請”的力度,折射着轉政風、改作風的實效。這件事,不簡單,別含糊!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吃請費用”何止“夠培養千名教授” 2010-08-05
190萬“吃請送禮費”激怒村民 2007-06-18
寧夏:公務員接受服務對象吃請將被停職處理 2007-02-09
呂日周:取消公務接待報銷制度 2013-02-28
挪威公務接待以“摳門”和“小氣”出名 2013-02-21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